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废墟涂鸦不能一拆了之
//www.workercn.cn2015-01-26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事件回放

  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600弄拆迁基地废墟上的涂鸦突然走红,一夜之间又遭铲除。24日,涂鸦被拆也成为“两会”上一个热议的话题。对此,政协委员是有赞有弹。静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康定路600弄动迁基地尚在拆除中,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前往现场围观废墟涂鸦。 (1月25日《新闻晨报》)

  批评

  最劣选择简单粗暴

  江南雨巷、苏州园林、徽派建筑、北京四合院等,为什么经漫长历史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无数游子的乡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建筑融入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文化感情。大至一座城市,小至一条老街道、一栋老房子的拆迁和规划,其中如果没有了对历史、对传统、对文化以及对民生的“深情”,仅仅剩下贪大求洋的政绩追求和浮华虚妄的现实矫情,这样的城市规划及建筑“作品”何以打动人心?

  当越来越多市民涌向废墟涂鸦表达他们美丽的乡愁时,某些官员却以安全为由对画作进行铲除,这是多么的简单粗暴!简单一铲了之,并非公权力“最优选择”,只能是一种走向公众预期相反方向的“最劣选择”。正如大家都在带着快乐感尽情赏花时,却有人将花连根拔起,我们的城市管理难道就不愿意与民众做些许的互动?(张培元)

  赞成

  不可本末倒置

  有人认为,这是有关部门缺乏包容精神,认为加强管理和疏导,比如增派志愿者、划定安全区域等方式就可以让城市保留涂鸦之美,对此,笔者持否定态度。

  “拆迁工地危险,闲人免进”这是起码的安全常识,“废墟涂鸦”的走红,无异于在危机四伏的拆迁工地上开一个美展,人们纷至沓来,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且不说增派志愿者、限流等方法又要花费多少公帑,该方案如何实施,能否在出口众多、环境复杂之地保障民众安全,谁也不敢打包票。事实上,有上海本地市民去看过后都觉得后怕,也提议拆除为好。

  铲除“废墟涂鸦”不是针对涂鸦而是针对“废墟”,铲除“废墟涂鸦”是公共安全的预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有之义。我们这方面血的教训太多,岂可重蹈覆辙?(王丽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