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认为中国的现行体制已进入终结的最后阶段,并断言中国的治国措施只会将国家带向断裂点。作为在海外的中国问题资深研究人员,他的上述观点与事实出入甚大,引起诸多专家批驳。
近日,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所长陆克文发表了由他主持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富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研究报告《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指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将要面临的一个最为深刻的变化和挑战。他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或处于中等至中上水平,年增长率有望保持在6%或更高水准。若是美国对华政策基于中国可能进入经济停滞的假设,那是不明智的。
陆克文认为,在这个阶段,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美国可以与其共谋未来的。他对习主席有着来自近距离的认识,“极富魅力的领导风格……习近平在个人品质和政策层面既有传承,也有变化。”应该说,这种认知不仅陆克文有,许多海外的中国问题分析家也有,中国国内的民众更有。
而沈大伟文章的论据是,鉴于他对中国的若干观察,中国正在发生破裂。他的观察包括:长期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陷入系统性陷阱而难以自拔,中国的腐败已蔓延到社会之中等等。应该说,他看到的表面现象他人也有看到,但如何予以科学解读则体现了研究者的分析功力。
确实,中国已告别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阶段并迈入经济“新常态”,这是中国在贫瘠基础上迅速实施工业化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的必然后果,中国因此已经开始深化改革的进程,这些阶段性的改革步骤将有助于中国在经济产出的高平台基础上继续维持合理的发展步伐。陆克文知道,中国还将保持相当的发展动能,这将给美国处理对华关系保留合理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空间。陆克文对此知道,很多人也同样知道,但沈大伟似乎不知道。
腐败并非中国独有,各国都有,重要的是中国决意整治腐败。陆克文的报告如此勾勒了新一代中国的执政者:“习近平绝非是一位安于现状的政治家,他已准备好在实现其民族使命和个人使命的过程中承担风险。”尽管存在腐败,虽然前路崎岖,然而中国领导人拥有壮士断腕的反腐意志,这不是中国走向断裂的依据,而恰恰是中国比过去更有希望的佐证。
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问题和矛盾也前所未有地剧增。任何一位当代中国的研究者都很容易从事物表面提取一些现象用以论证自己的某种假定。如果任意抽取现象,而不愿深入调查、认真辨析,就会陷入主观片面,可能导致谬之千里的境况。沈大伟看到了当代中国的一些复杂问题,但他不可任性臆断,更不宜盲目抽象,不然有损自己的研究口碑。在这方面,陆克文的大局观察和客观前瞻,确实高出一筹。
当然,中国对自己存在之不足有着清醒认识,也会把沈大伟所提问题当作客观警醒,谦虚谨慎,不断进步。
人民日报:推进亚太一体化的一项构想 2009-06-05 |
中国青年报:澳夺命山火给全球变暖敲响警钟 2009-02-11 |
党建军:“中国通”未必就是“亲华派” 2010-12-13 |
解放日报:东亚合作应由东盟主导 2010-03-12 |
戎国强:丢掉幻想,迎接骆家辉 2011-03-15 |
中国青年报:澳夺命山火给全球变暖敲响警钟 2009-02-11 |
中国青年报:澳夺命山火给全球变暖敲响警钟 2009-02-11 |
澳工党“内斗”影响执政前景 2012-02-28 |
人民日报:推进亚太一体化的一项构想 2009-06-05 |
贾秀东:老陆七问七答把脉中美关系 2015-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