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则“买菜叔”的故事,让网友直呼感动。
“买菜叔”名叫季洪球,是苏州一个小区的门卫。他在本职工作之外,义务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跑腿买菜,一干就是20年。20年来,“小季”变成了“老季”,“买菜哥”变成了“买菜叔”,他记录的菜单已积累了两万多张,“业务”范围也从开始的代买蔬菜肉类扩大到了收寄信件、修水龙头、修电器等方方面面。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买菜叔”只是一个普通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能在岗位上灵敏地捕捉他人的需要,并将原本“事不关己”的需求视为自己的职责,为此奔波劳碌,经年累月,甘之如饴。不计较得失,无所谓回报,只是脚踏实地地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门心思做到底。试问,谁不希望自己的小区里,也有一位“买菜叔”呢?只有像“买菜叔”这样的人多起来,我们所居住的社区才能让人更感温暖。
除了暖暖的正能量,透过这则故事我们还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到需求。应该说,像“买菜叔”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他代表着一群这样朴实敦厚、济弱扶倾的好心人。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相比困难群体的需求,像“买菜叔”这样的人还远远不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一位老人的心愿,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在生活中面临着饮食、出行、就医等诸多“痛点”,需要更多人“扮演”好儿女的角色,让有需求的老人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当然,换个角度说,我们还能看到潜力。适应老人居家养老的需要,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等放到社区,而在此之外,还需要更多力量参与其中。而“买菜叔”的暖心举动,正是一个良好的范例,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还需要激发社区自身的力量,要把内部的“资源”盘活、用好。
就以养老来说,老人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既需要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求医问药,也需要精神层面的“照料”。而小区里居民众多,年龄各异,大家从事着不同职业,各有所长,本就该守望互助,各出援手。正如“买菜叔”所说,“自己作为小区门卫,工作之余照顾他们更加方便,也是举手之劳”。社区之内,居民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时间、空间上的便利,相比义工等群体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此,不妨在鼓励引导、供需精准对接上多多尝试,让更多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利用闲暇时间,发挥个人所长,为有需要的邻居、街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传递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