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你有多美】方舱医院的工作日记

2020-02-11 20:26:44  来源:健康中国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放射线科 孙洋

  冒雨前行,只因我们身着白衣

  2月3日晚,武汉市连夜决定在武汉会展中心搭建方舱医院收治患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再次被委以重任,这一次的任务足够坚实,足够刻骨铭心。

  2月6日清晨,天色灰蒙蒙,细雨连绵。每一个清晨的到来,中国人都在期盼着,期盼确诊患者的数字不再跳动,期盼痊愈出院的笑脸再次绽放。然而病毒不懂得人类的悲欢,战胜疫情,需要人民持之以恒的团结与奉献,更需要白衣工作者一往无前的坚守与勇敢。上午6时30分,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的韩晋峰、闫百灵两位老师正式进驻方舱医院接诊病人。上午7时,后勤保障队与前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汇合,冒着大雨开始物资搬运,登记造册,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全员开展救援工作。

  室外下着大雨,但仍然无法阻挡前方救援队员的脚步……

  上午11时物资搬运清点完毕。

  时间不等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处于医院运转初期,物资并不十分完备,加上千里奔赴前线的疲惫,这一切都没有打倒救援队救治患者的决心。靠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韩晋峰、闫百灵在即刻开始的救治工作中排查患者情况,安抚患者情绪,接诊人数分别达70人左右。

  穿着防护服头发会被汗液浸湿,救援队员理了光头,中为韩晋峰

  闫百灵

  救援队员与救援车在武汉会展中心前

  下午1时,雨势渐大,气温骤降。我们的队员在会展中心外冒雨搭建临时棚屋,这些棚屋将为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提供场所。但这种简易屋子上面没有挡雨的瓦片,往往一层防护衣还没有穿完就已经被雨水打湿,而临时帐篷离污染区又仅有十几步之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前方的“战士”们却讲到“身着白衣,只为守职”。

  队员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冒雨搭建

  在这段抗击疫情的岁月中,我们的救援队员就是最伟大的逆行者,风雨中告别了新年的温馨,背负着家人的惦念,跨越了祖国的山河,来到前线,奉献,战斗。身着白衣,只为守职!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城市恢复车水马龙,会展中心灯火璀璨;孩子回到教室,市民结伴踏青;每一位救援队员可以平安归来,卸下压力,酣然入梦。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神经外科ICU护理平台 于涛

  诺亚方舟——方舱医院

  前方的牵挂,心的悸动

  1月26日,吉大一院派出了34名首批奔赴武汉医护人员,这34名人员中有2名是我们科室的战友,从他们出发那一刻起,心就被紧紧的揪着,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希望他们早日平安归来,也希望自己能像这些英雄一样奔赴战场。紧接着科室开始报名,我向护士长主动请愿,希望能够参加到接下来的援助中,前方小伙伴频频传送来消息,当我得知他们需要穿着纸尿裤上班的时候,被深深的震撼了,也更加坚定了要加入到此次战斗中的决心。2月4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出征武汉,我也成为其中一员。作为中共党员,一名NSICU的护士,科室培育了我5年,我也即将为科室,为医院,上交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别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这次出征很匆忙,自己也没有时间准备生活用品,科室为我采购了满满一箱生活用品,两位护士长反复的叮嘱我注意安全,注意休息,注意防护……科室的其他同事,都在微信群里为我鼓劲,为我加油,感谢大家!临行的那天中午,为了穿防护服方便,科室护理员为我剃了个光头。这是我最帅的发型!我在心里默想着“别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疫情就是命令,方舱亦是战场

  此次援助派出的是我们医院组建的方舱医院,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方舱医院,因此我还特意了解了一下,所谓“方舱医院”一般是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环境适应性强。

  “平头野战军”

  飞机落地后队长亓主任第一时间组织我们几个党员同志成立临时党支部,负责本次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身为一名党员,我感觉到责任重大!来到武汉,消毒防护是最重要的,由于资源有限,没有专职的人员为我们进行培训,我毛遂自荐,承担了为同事们培训穿脱隔离服的任务,通过与科室教学组长刘畅和护理部王鹏举老师沟通,收集资料,最后确定了培训方案,圆满的完成了培训任务。我们共同期待,稳中求胜,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明天就正式上岗了,支援武汉的战友们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神经创伤外科及美容整形护理平台

  徐宝罡

  专业,敬业,这就是我此行的答案

  2020年2月6日天气阵雨

  今天是我们驰援武汉的第三天!

  自从2月3日晚接到张晓红护士长的电话,了解到武汉疫情严重,急需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后,我的心就无法同千里之外的亟待帮助的患者和无私忘我的白衣同行割舍开来。在当晚详细汇报了个人家庭情况及个人意愿后,我成为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驰援武汉医务队伍的一分子,我为这个决定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时间紧急,2月4日就是出发日。在出发前,我和父母通了一则电话。尽管不是面对面的对谈,在父母的声音中我仍能深深的体会到他们对我的担忧。但身为医务工作者,就要做好随时去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国家召唤,我们义不容辞。舍小家顾大家,只有大家的安稳才会有小家的幸福。同事也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在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下,把能给我们的都带上了,做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就这样,带着同事与亲朋好友的牵挂与期许,顶着刚剃的“光头”,我们踏上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远方的爸妈,等儿子平安回家!

  我们到达武汉时已是深夜,乘大巴入城的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逆行者”的意义。“逆行者”敢于直面最危险的地带,敢于拥抱最沉重的压力,与命运缠斗,与恐惧交锋。

  凌晨1点,厚重的行李也终于到达酒店。在疲惫与希望中,我们度过了进驻武汉的第一个夜晚。

  2月5日,为了让大家安心,前方救援队的同事们借用短暂的休息和吃饭的时间向我们描述前方的情况。亓队长强调:“为了防止医源性感染,要反复演练防护服具穿脱。

  记录、演练、再演练牢记每一个细节。科学严谨的一院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求恩的精神!”一字一句,我都铭记于心。专业,敬业,这就是我此行的答案。

  2月6日,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救援物资车终于抵达了我们的集合营地!看着他们在雨中蜡黄又疲惫的脸,我真是满满的心疼!可来不及休息,马上又投入了三车厢物资的卸载和搬运!经过三十二人近两个小时的搬运,终于完成了对物资的清点和记录!我由衷地感受到了医院对于我们前线的关心与支持!

  中午吃过午餐后,就接到需要马上出发到方舱医院展开我们的作战车以及搭建帐篷的通知,行动,再行动!

  经过六个小时的工作,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看着搭建起来的帐篷,看着身边兄弟们分不清沾满了雨水还是汗水的脸,看着帐篷内明亮的灯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刻我又清晰的看到了医务工作者肩上需要扛起的那一份责任,我们愿用我们的朴实无华为武汉这座英雄城再增添一抹微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急诊科医生 陈帅

  勇往直前援疫区保家卫国冲在前

  2020年2月4日于飞往武汉飞机上

  此时的我正坐在飞往武汉的CZ5241飞机上,漆黑的窗外是那么安静,而疫情的形势却牵动着全国。也许会有人惊讶,身为急诊外科医生的我,为什么会成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的医生。然而,对于参加过多项紧急救援演练任务,作为国家紧急救援吉林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紧急救援队队员的我来说,前往疫区,抗击疫情,是我肩负的责任,更是我必须完成的任务。

  随着前三批同时相继出发援鄂,我深知疫情的发展与形势的严峻,更清楚前往疫区的风险。但当我在2月3日晚接到主任电话,询问我参加援鄂医疗队是否有困难时,我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回答没有困难,随后咨询了一些时间上的安排。挂了电话不知什么时候妻子站在了门口,看到我看她,她先是怔了一下,之后问我什么时候出发,我回答说很着急,估计就明天。她转身离开,开始帮我准备需要的日常物品。当晚我听到她到处打电话,问有没有口罩,她知道疫区物资紧张,对我却只说了“注意安全,我和儿子在家等你”。

  上午培训还没结束,突然接到通知,下午马上出发,我急忙赶回家取行李,妻子开车送我返回医院,路上她对我说不用担心家里,她会照顾好孩子和老人,在武汉工作会很辛苦,不用总打电话,有时间多休息,注意安全。在停车拿行李时,我告诉她,不要担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关车门的一瞬间,她突然说“老公加油”,一转身我的鼻子突然酸了一下。

  耳畔回响起“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相信“大医精诚,尚美至善”是每一位吉大一院医护工作者无悔的追求。

  抬眼再看窗外,飞机即将降落武汉。战役即将打响,时刻准备着!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小儿呼吸二科 王立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武汉的天阴雨连绵,战士的心却热火朝天。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亓玉伟主任称大家为战士,不厌其烦的强调:我们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做事情要有大局观念,步调一致,听从指挥。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大家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心细如针,胆大如虎。 

  大敌当前,马虎不得,亓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同志们,我怎么把你们带出来,我就要怎么把你们带回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我们安全了,才能够去就救治别人”。所以我们进行了穿脱防护服的演练,讨论的那叫一个激烈。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节,不知道推演了多少遍。我们想的越多越细,疫情则变的越无力。此时我们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彼此关爱的家人,更是性命相托的战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车队抵达武汉。车队师傅们非常辛苦,两千多公里,人停车不停,这种精神使我脑海中闪现出战争年代,冲锋陷阵,逆流而上的画面。为了能让患者尽快得到安置,师傅们并没有休息,随即展开车载医用帐篷,调试应急设备。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师傅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宾馆休息。

  面对疫情,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想尽快把它消灭,不想让它多停留一分钟。师傅们已是精疲力尽,作为领队的亓主任,更是力倦神疲。到达武汉以后,亓主任便没有一刻停歇,连续几日没有合眼,刚刚建立的方舱医院,琐碎的事情太多。夜里十点,有的队员都已睡下,突然得到命令,所有医生入舱,没有一个队员掉队。在电梯口,我正和亓主任碰上,四目相对时,我发现亓主任的眼睛是红的。 

  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面对疫情,我们同舟共济。抗击疫情,我们义不容辞。让我们铸就意志之剑,斩杀新冠病魔。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编辑: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 中工时评: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

    2月7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从内外部环境看,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 中工时评:中小微企业稳岗位措施要着眼长远

    为应对疫情影响,北京市发布了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16条措施,包括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房租、延期纳税等,并实施援企稳岗和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政策。

  • 中工时评:最大限度保障医务工作者身心健康

    毋庸置疑,保护好医务人员是取得抗击疫情胜利的关键,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承载着我们最大的希望。他们是我们与病毒抗争的信心和底气,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人物

  • 【你有多美】方舱医院的工作日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2月3日晚,武汉市连夜决定在武汉会展中心搭建方舱医院收治患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再次被委以重任,这一次的任务足够坚实,足够刻骨铭心。2月6日清晨,天色灰蒙蒙,细雨连绵。每一个清晨的到来,中国人都在期盼着,期盼确诊患者的数字不再跳动,期盼痊愈出院的笑脸再次绽放。

  • 非典时你们保护我们“90后”这次我想成为你们的“恺”甲

    2020年2月10日,距离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CU护士张司恺在武汉一线奋战,已经过去16天了。非典时你们保护我们“90后”在RCU,张司恺是同事们眼中的骨干力量。工作四年来,她的夜班数一直排在前三名,多次被科室评为优秀护士。

  • 说好了,我们一起走过

  • 军娃隔空喊话战“疫”一线爸爸妈妈:你们是我的英雄!

    “您是女儿心中最亮的星”今年春节,郭玮原本计划带双胞胎女儿回爷爷奶奶家过年。然而,除夕凌晨,一通电话,让郭玮紧急撤回了休假报告,退掉了回乡的车票,在医院前往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请战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