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我是氧气

陈卓
2020-02-18 13:06:28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年2月16日,武汉红会医院,邓新财在隔离病房换氧气瓶上的流量阀。(陈卓 摄)

  中国日报2月17日电(记者:陈卓) 我叫邓新财,医院的同事现在都叫我“O₂”。

  春节前,我作为武汉红会医院的精准扶贫干部一直在武汉黄陂区的大屋岗村驻点,那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次疫情的消息和单位的情况。在得知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后,需要人手,我立刻退掉了回甘肃老家的火车票,在1月22日那天赶回单位报到。

  2020年2月16日,武汉红会医院,邓新财在搬运氧气瓶时遇到患者去检查,赶紧让路。(陈卓 摄)

  我是医务科的工作人员,平时负责行政工作,刚回到单位的时候,我主要是协助耗材采购部帮助准备临床需要的物资,楼上楼下每天往返运送,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帮忙。

  因为我们医院是发热患者定点医院,所有病区都改造成为隔离病区,入住的新冠肺炎患者对氧气的需求量很大,作为支持治疗的主要手段,患者24小时都需要高流量的氧气,医院原有的供氧管道已经到了极限,但还是不能满足患者对氧气的需求,只有大量的使用瓶装氧气。

  2020年2月16日,武汉红会医院,邓新财用拖车拖着氧气瓶一路小跑送到隔离病区。(陈卓 摄)

  我是个90后男将,年轻,身体还不错,所以每天把氧气瓶运送到各病区和回收空瓶的任务我主动承担了下来。

  这是一个体力活,一个灌装满的氧气钢瓶大约120斤重,加上每天要穿着隔离服在各隔离病区往返,是个高危任务,医生和护士们每天都很累了,她们大多都是女生,氧气瓶的流量阀很难装,为了保障每位患者的治疗,我还经常需要帮他们换流量阀,虽然很累,但是看到患者吸到氧气后能够更舒服一些,我觉得我做的都是值得的。

  2020年2月16日,武汉红会医院,邓新财在搬运制氧公司刚刚送到的氧气瓶,十几个120斤的氧气瓶运进电梯,邓新财累的靠在瓶罐上。(陈卓 摄)

  制氧公司每天把满装的氧气瓶送到一楼,我要从一楼再转运到各病区,最多的时候,我一天搬了快200个氧气瓶,几乎每天身上都要汗透。 到现在我已经连着干了半个多月,不管是早上,晚上,或者半夜,只要制氧公司送到医院,我就马上再转送到各病区,每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累了我就在值班室睡一会,回家洗澡换衣服都是抽空去,还要电话询问各科氧气瓶 ,以保证各病区氧气足够用。穿了隔离衣大家都长一个样子,每次我的隔离衣正反面都写了个O₂,这样同事们就知道我是干啥的,现在同事们都叫我O₂。

  2020年2月16日,武汉红会医院,邓新财在搬运制氧公司刚刚送到的氧气瓶。(陈卓 摄)

  今天是2月16号,医院正式启用了两个大型氧气储气罐,管道氧气非常充足了,但是为了防止故障和保障少数新改造的楼层病床,每天都还是会有六七十瓶氧气的使用和备用量,所以我这个O₂会一直坚持下去。(陈卓 摄影报道)

  2020年2月16日,武汉红会医院,邓新财的隔离衣上写着“O₂”。(陈卓 摄)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人物

  • 我是氧气

    春节前,我作为武汉红会医院的精准扶贫干部一直在武汉黄陂区的大屋岗村驻点,那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次疫情的消息和单位的情况。在得知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后,需要人手,我立刻退掉了回甘肃老家的火车票,在1月22日那天赶回单位报到。

  • 天使日记| 嫂子,我们都是你的后援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

  • 用警徽筑起安全防线

    云南省水富市的55岁民警赵志万,今年春节格外忙碌。自己是民警,妻子是疾控中心员工,女儿是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三口在春节期间全上了战“疫”前线,这也是赵志万的第二十次春节值班。其间,老赵每天都要面对数千辆车、上万人,白天劝说旅客配合检查,晚上还要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 《中国医生》热播,这些片中医生就战斗在抗疫一线

    “因为高颜值学霸医生徐晔,看了《中国医生》,然后哗哗哗流眼泪,因为别的医生。”最近,纪录片《中国医生》持续热播网络,引发观众共鸣。人们不仅记住了片中展现的十几位中国医生,共情于他们救死扶伤的点滴细节,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甚至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