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先生在网上谈起了“规矩”,这条转发7万多次的微博,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和热议。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规矩都是什么: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不许用筷子敲盘碗,在外吃饭这叫骂厨子。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嚼……
要我说,这些规矩还不够多,不够全,只是极基本的规矩。而且,以我有限的观察,大部分网友对这样的老规矩是支持的,超常的转发次数已经说明了问题,甚至,许多媒体的官方微博和网络大V也都转发了,足以说明规矩的缺失有目共睹。大家在赞许的同时,也在纷纷感慨,在今天的时代,这些规矩还要不要讲?应该怎么讲?
说这些规矩之前,不能不提起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各种“熊孩子事件”,这个在方言中专指“惹人讨厌,没家教”的“熊孩子”逐渐在各地流行开来。可见,不讲规矩、没有规矩的孩子并不少见。正像郭德纲在微博中所说的,“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
如果把熊孩子和讲规矩对照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规矩的背后其实是教养——“人活一世是要有规矩的。有礼数有体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郭德纲语)”,或者用现代一点的话说是家庭教育。
可以说,正是因为在家教上存在的许多误区,才造就了熊孩子们的经常 “出没”。比如,父母不懂教养之道,也不想懂教养之道,只是一味地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老师;孩子上过各种火爆的兴趣班,举手投足都是才艺,都是本事,却连基本的规矩也不讲……表面上看,这些是孩子不懂规矩,不讲规矩,其实体现出来的,是父母不懂规矩,不讲规矩。孩子是父母的复印机。有什么样的父母,才有什么样的孩子。身教胜于言传。在这一点上,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懂规矩,讲规矩。
在讲规矩的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比较普遍:规矩会束缚孩子的天性。应该说,在我们的传统中,可能确实有一些规矩不合时宜,未必符合教育规律。但是,倒洗澡水不能连孩子一起倒掉,家长不能够以天性为借口而放松、忽略甚至拒绝管教孩子。这就需要父母对规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看清楚规矩背后的真正意义。比如,用餐时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这是要求孩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这是要求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不许斜着眼看人,不许抖腿,这些则是要求孩子有良好的仪容……
规矩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这可能就需要父母长时间的教导,包括对孩子适时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批评。有人也许会说,孩子不能批评,要多鼓励。这种教育方式据说叫无批评教育,似乎只要对孩子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对此曾说,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
其实,这些规矩一旦成为教养,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修养,成为一个人的德行。这些流淌在血液里的修养,体现在外,是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体现在内,则是一个人的精神气度,心灵智慧。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守规矩、有好习惯的孩子长大以后,其未来自然是不用担心的。正如学者鲍鹏山先生所说,人有一个优点,就有一条生路。同样,人有一个缺点,就多了一条死路。
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细微的规矩,透露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和含金量。
我的奶奶,今年九十多岁了,不识字,有一次听她说,“今天的爷甚不红”。搞了半天我才明白,“爷”指的是太阳,当天有点多云,太阳没有出透,所以她那样说。在她的规矩里,太阳、月亮、天空、村口庙里的神像(不论是哪一教的)等等,都是“爷”。爷是尊称,她对天地自然万物的尊重,就是在这一声声的“爷”中养成的。
著名文化人龙应台也讲过一个经历,在台湾南部乡下,她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规矩,不仅饱含着一个民族百代以来积淀的智慧,更浸透着传统文化对人类、对生命、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原谅我再掉一次书袋,引用钱穆先生的一段话:“一民族文化之传统,皆由其民族自身迁传数世、数十世、数百世血液所浇灌,精肉所培壅,而始得开此民族文化之花,结此民族文化之果,非可以自外巧取偷窃而得。”从这个意义上说,规矩,已经不仅是育人育德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要求,更是民族延续、文明传承的方法和表现。
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不只是孩子,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起,从现在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