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查 干:亦如我们误读秋风
//www.workercn.cn2014-11-1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一言秋风,常生悲情。这是因为,秋风一起,万物便开始萧条。在我的童年,每当秋风开始吹拂,母亲的心情便低落起来,有时,蹲下去抚摸那些枯萎中的瓜藤,眼里竟噙泪。但她又说,这不能怪秋风,它是替老天来收拢它们的。老天也疼爱它的孩子,万物都是老天的孩子,这些植物是老天专门派下来滋养所有动物性命的。相隔一段时日,就把它们收回去,好让它们休养生息,好好睡一觉,待春天来临,就又分派它们下来生长,滋润大地。母亲这样一说,我也觉得这些花花草草、瓜瓜果果,是该回去与亲人团聚了,不能责怪秋风将它们吹枯。现在想来,母亲是以母爱来理解大自然的枯枯荣荣现象的,具有朴素的哲思意味在里边。

  后来,书读得多了才发现,悲秋情结不仅今人有,古人更甚。譬如唐诗人李白,在他的《秋风词》里就写:“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是啊,面对秋风,不光人,连鸦雀都有所惊恐,心绪不定呢。还有贾岛的两句诗“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尤为出神入化。乍看,写得十分随意,细品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遂成为千古绝句,诵者无数。诗为白描,像一幅一挥而就的风情画。然而,给人以辽阔、苍凉、入骨的凄楚之感。不信你来听——秋风浩浩荡荡,一拂万里。吹皱渭水,漾荡一片。秋意,如斯浩阔,让人感慨不已。而俯仰之间,古都长安则叶落一片,萧瑟满城。在如斯情景之下,诗人在忆友人吴处士时,不被一种别情离绪所笼罩,是不可能的。

  受这些影响,渐渐地,我也有了些许悲秋情结。现在回头看来,所写悲秋诗章,该有百首之多。后来,有了一定阅历,开始理解秋风所含有的丰富内涵,心绪变得坦然起来。再后来,聆听秋风,则成为了我的一种生命需求。本来嘛,秋天属于季节中的黄金时光,万物成熟并结果之后,收获便成为了压倒一切的喜庆景象。何来那么多悲情?更何况,对广大的自然界而言,季节交替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事情。因为,一切都还存在着,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罢了。枯萎,只是一种转换,而非灭绝。

  对于秋天,有了客观认知之后,聆听秋风,便成为一种情趣和诗意享受了。之后,每当秋天到来之时,有去高山野岭踏足的机会,我是一概不会放过的。因为,只有在那里,秋风才显得更为辽阔、空灵、爽气。音与色,也才归于完美。这样的时候,人一临秋风,心中的污浊与闷气,便被荡尽。仿佛,聆得一次浩荡秋风,灵魂便崇高了一次一样。血流,干净了许多,也畅快了许多。

  有一年秋日,没有机会去远足,便去香山碰碰运气,寻觅一处听风之地。然而,观光红叶的那些地方,太过噪闹,秋声也显得杂乱不堪。有幸,终于在香山植物园西北角,遇有一处高耸的宽大平台,上架纯原木的方形长廊,造型朴拙,也显得达雅。此处,可来听风,也可远目。视野开阔得让人可敞开心怀。由此俯视东方,浩然古都,清晰在目。回首西望,即是起伏连绵的香山众峰。目光所及,均为金辉与红光。初霜之后的红枫与黄栌,点燃起所有的景致,远远近近皆幻化为童话。金色的银杏叶,在诗意地飘落着。仿佛有一架轻拢慢捻的古琴,在那里闲闲地弹奏。

  此刻,最好轻微地闭起双目,让睫毛轻合、舒缓。然后,身倚廊柱,将双手抱在胸前,像胎中等待出世的婴儿。你听到了吗?从山峦背后,有什么在轻轻然、嚯嚯然,但又是空空然地流泻而来。你的衣领、衣角有轻微的掀动,你的发丝开始轻抚你的额、脸颊、鼻尖,使你进入一种睡眠状态,就像在母亲的温怀里一样。你的心灵之气,像一股清流,不知要流向何处?遽然,你感觉到有人在轻轻地,吻了你。那是秋风在留给你一个属于哲思的印记,且带有深深的祝福。

  山野,静若梦境。最具禅意的远方草木之香味,缓缓飘来,熏染得你全身皆是自然香气。如斯,你不能不想起,那些餐风饮露,坐禅于菩提树下的得道高僧。你可能也会想起,唐人王维和他那些从浊世中脱颖而出的初莲般的诗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总之,来聆听山野里的秋风绵绵,会使你的心灵,由污浊变为清明、由复杂变为简洁、由世俗变为达观。由此看来,秋风并非一律以肃杀为能事,而只是改变了一下生存状态。

  抬头,有一群乌鸦,缓缓飞过头顶。鸣声,苍茫而极富禅味。是一种空静中的阐释吗?对于这秋风和流逝的时光,也不一定呢。山鸦,为黑金鸟,是吉祥之物。误读它,是源于我们的偏执,亦如我们误读秋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