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与朋友一起路过路口,恰好看到红绿灯坏了。朋友在交管部门工作,我开玩笑问:“这可是你们管的,碰到这种状况,你会向领导反映吗?”“当然不会,下班时间与我无关。领导又没安排我来检查,我何必自告奋勇?领导没留意的事,让我发现了,领导会觉得很没面子,而且同事知道了还以为我故意在领导面前表现呢!但要是领导安排我来检查,那我肯定及时如实上报。”紧接着朋友又得意地补充了一句:“这就是‘官场哲学’!”
这种心态在现实中并非个例。有些路面长期积水,有些角落垃圾成山,有些路口车满为患,有些市场混乱不堪,却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常能看到,并不是有关部门的干部不上街、没发现,只是因为领导没看见、没安排、没指示。有的干部眼里只有领导,心思只为领导。非领导所指不看,非领导所说不干,嘴上还振振有词“上头没发话,干了也白干”,即使积极主动也只为领导积极主动。这种看似机敏的“官场哲学”,恰恰是一些干部“只服务领导,不服务群众”不良风气的具体表现。
一些干部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问题还是出在了“总开关”上。少了群众情怀,当然就没有为民服务的价值观。进而思之,迷信此种“官场哲学”的干部,心中多了一点领导,少了一点群众。任其蔓延,便会衍生出官架子和对群众颐指气使的“牛气”。
基层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位不高、责任大。他们处于与群众直接接触和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最前沿,一言一行反映执政水平,关乎党的形象。其实,面对群众诉求,没有什么可为与可不为的“选择题”,只有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的“必答题”。就工作内容而言,基层工作分为上传和下达两个方面,不能只待上级指示,还应深入百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了解到的民情及时上报,把领导没察觉而百姓迫切的需求向上反映,并力所能及给予解决,正所谓关键时刻勇于“出头”,突发问题敢于“出手”。
对一个基层干部而言,工作中仅获得领导的肯定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评价主体还是广大群众。工作干得怎么样?群众的眼睛最亮,考核评价不能用自我感受代替群众评价,更不能搞体内循环。改变这一现象,不妨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充分引入群众权重,给群众更多话语权,干部提拔任免的重大事项应让群众有参与权。思想育其心,制度成压力,使基层干部“责任”二字挂心头、“使命感”压肩头。
改作风不能忽视那种“只服务领导不服务群众”的不良风气,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对迷信此类“官场哲学”的干部,需要在精神上“补钙”、在思想上紧弦、在行动上监督,把这些负能量彻底清除出去,干部作风才能纯洁起来。
“公务员最不幸福”未必矫情 2013-05-26 |
民生视点:“公务员最不幸福”未必矫情 2013-05-27 |
余清楚:是谁捧红了王林 2013-07-30 |
罗晓星:官员拔擢要“以民意论英雄” 2013-11-06 |
堂吉伟德:当禁发规定遇上了易经推算 2014-05-07 |
烨 泉:整治裸官何必如此“困惑” 2014-05-30 |
人民日报:学点哲学,洞察大势 2014-06-30 |
袁文良:不妨把“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作为座... 2014-07-07 |
张 磊:中央巡视组首提“玩风重”警示啥 2014-11-05 |
红网:官员调动“坐骑”也升迁的官场哲学 2009-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