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常听有人这样叹息:同是喂饭、搀扶这些琐事,伺候婴儿和伺候老人感觉就是不同,虽然都很累,可伺候婴儿,每天看到的是希望;而伺候老人,每天感受到的是失望。
一个是“希望”,一个是“失望”,说白了,在一些人眼里,前者算是一项投资,后者只能算是还债,前者有远期回报,后者一切都在打水漂。
我们应该承认,老人,特别是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日近黄昏,确实不大可能唤回灿烂的时光,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回报。问题在于我们尽孝究竟需不需要回报,求得什么样的回报。尽孝本来就是一种反哺,存不得半点私心。不过正如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所说: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从这个意义上讲,尽孝其实也算是一种“家风投资”。
笔者的家事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笔者的老母今年已经106岁,依然健在,只是智力退化得厉害,相当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照料她老人家的生活是件非常琐碎、辛苦的活儿,正是因为我们多年的悉心照料,老人的身体至今一直不错。如今我们也进入暮年,在继续为老母尽孝的同时,也开始安享各自子女的孝心。可以说,我们的子女正是看到父辈一代人精心侍奉父母,才承继这个家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家风投资”,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从报纸上看到过这么两件事:一件是一位多日未联系父母的人来到老人家里,发现父母已经死亡多日,做儿子的见状,当场昏厥过去。另一件是一位很少回家的明星,整天忙于拍戏,某天抽空回到家里,发现母亲为了解闷,竟然把100枚硬币撒在院子里,再一枚枚地找回来。他立即决定暂时退出娱乐圈回家陪母亲。两件事一个令人嘘唏,一个让人动容。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做子女的不可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然而,将老人和孩子同样挂在心上,恐怕也不是所有子女都能够做到的,“幼吾幼”有余,“老吾老”不足现象大量存在,以至于早几年,曾经有老人发出“把老子当儿子养”的呼唤。我想,当我们经常抽空去看看父母,当我们悉心照料生活不便的老人,身后总会有一双稚嫩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我们举手投足其实都是在为自己良好家风“投资”,家庭如此,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赵光瑞:政府“尽孝”并非分外之事 2010-09-03 |
朱永华:不该被新版“24孝”忘却的一“孝” 2012-08-15 |
武汉晚报:“大国空巢”是个人难以承受之重 2013-01-28 |
大事小情须较真 2014-04-18 |
魏润身:企业兴孝值得提倡 2014-04-30 |
肖群忠:以“情义”守护家庭 2014-06-16 |
新闻观察:督促员工尽孝,这个可以有 2015-05-14 |
督促员工尽孝,这个可以有 2015-05-14 |
督促员工尽孝要做足“功课” 2015-05-14 |
中工时评:企业参与员工“尽孝”是种“沉重... 2015-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