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推行面临着很多困难。很多村民重男轻女,冒险超生,一直要生出儿子才肯罢休,春晚上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就是最艺术性的展现。
时过境迁,二胎政策已经出台,全国人民都在讨论“生不生二胎”的问题。在二胎政策的鼓励下,是不是农村会掀起一场生育高峰呢?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乡村社会的变迁也促进着农民生育观念的变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后代”指的是儿子,尽管我们长期以来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可是生儿子一直是很多村民的期望。延续家里的香火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香火的传承是以男性的血脉为标准来划定的,而女儿早晚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除此之外,在传统农耕社会,男性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生男孩不仅仅有利于提升整个家庭的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养儿防老”的概率,多几个儿子总归多几分老有所养的可能性。
整个社会和农村的改变也在改变着这些观念。延续香火的观念依然存在,依然会看到头胎是女儿的话,还会坚持再要一个儿子,但是很少再出现连续生三个女儿依然坚持生儿子的情况。此外,由于农耕在生活所占比重降低,生儿子的积极性也在降低,在头胎是儿子的情况下,人们不再愿意多生几个儿子,因为教育好一个儿子带来的收益更多。在我的家乡,将儿子教育好走出农村的家庭要比多生儿子却教育不好的家庭更为富裕。在生与养的问题上,养开始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此外,“养儿防老”逐步走向“养女防老”,在家乡,经常看到儿媳妇和儿子不赡养老人,甚至是虐待老人的事件,也经常看到几个儿子互相推脱,都不想赡养老人的情况,但是很少看到女儿虐待自己父母的事例。反倒是在儿子不赡养老人的情况下,已经成了“外人”的女儿在照顾老人,尤其是生病卧床的老人,大多是女儿在床头尽孝。尽管延续香火的观念依然重要,但是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女孩,很多人在头胎是男孩的情况下,更愿意要一个女孩,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养女防老”的期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的生育观念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形成农村的隔代抚养模式,以及整体少生观念的养成。在我的家乡,一直到现在早婚早育都是生活的常态,30岁还未结婚生子的例子属于较为少见,大多是由于家穷和身体或精神有问题。很多青年结婚生子的时间在19到23岁,让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去养育自己的子女,这似乎是一件有点不靠谱的事情,因此外在的助力是必需的。于是,我们会看到大部分的孙子孙女都是在爷爷奶奶的养育下成长,这种隔代抚养模式在年轻夫妻连续生育的情况下体现得更为突出。
在这种模式下,生育不再仅仅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到父母子女两代人。父母那一代的人可能还保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子女一代的人更为接受男女平等。因此在生育的问题上,一家人经常出现矛盾。诸如在父母“逼迫”下生育的子女,经常将养育责任推给父母,因此有人就说“反正不是我想生,谁让生的谁就去养”,甚至需要父母负担孙子孙女的上学和将来的结婚费用。年龄较大或者经济能力较低的父母,更会接受子女的想法,慢慢接受少生的观念。
农村生育现状的变化并非全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功劳,而是整个农村社会变化的结果,外在环境的改变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的生育观念。(作者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郑 文:期待高龄养老津贴花开四处 2010-11-30 |
朱佳发:面对“性别比失衡”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2-09-06 |
单独生二胎难见效果? 2013-10-30 |
吕 频:多子女家庭如何教养又成新问题 2015-01-20 |
陈济朋:新加坡调整生育政策的启示 2015-07-24 |
王石川:全面放开二胎,你准备好了吗 2015-10-30 |
“全面二孩”不能止于放 2015-11-05 |
知 风:“全面二孩”也不能操之过急 2016-01-12 |
将夫妻关系放在首要位置才能教育好孩子 2016-02-18 |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的塑造 2016-02-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