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民信”比天大
张保振
//www.workercn.cn2016-05-26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只要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对国家信任就可以了。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只要取信于民,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国家的根基就稳固,国家的富强就有望。可以说,“民信”比天大。

  “民信”比天大,不是灰色的理论,而是常青的生活。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

  “民信”比天大,关键在一个“信”字。“信所以守也。”这种守,常如“守护神”,贫也好,富也罢,它都一如既往,不弃不离;弱也好,强也罢,它都始终如一,守候守护。这种信而守,碰到灾,能坚守不退,共扛之;遇到难,可坚定如初,共克之。这种信而守,只有执着、专一,没有徘徊、投机,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

  欲民信之,先要“修己”。修己,不是为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安百姓”的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但不到4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至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取信于民?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

  欲民信之,要在“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只要自己正,老百姓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邻居家的桑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

  欲民信之,当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

  雨果有言:最高的道德,便是为旁人着想。为民着想者,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

  原载05月25日《人民日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