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首次以“万里长征”之名昭示天下,很快便传播开了。众所周知,“万里长征”语出古典诗词,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战城南》:“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我猜想朱德总司令在签发这份布告时一定联想起这些唐诗名句,而毛泽东在创作《七律·长征》时则直接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从“尽衰老”到“尽开颜”,只两字之差,诗意和境界大变,堪称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长征诗词源于古典又高于古典,个中原因就在于伟大长征精神灌注其中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这在长征诗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真理追求、深沉的人民性以及由此焕发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情怀,这是长征诗词最突出最鲜明的特征。长征作为历史记录上的一篇壮丽史诗,无论题材的重大性还是独特性,都是历代诗词名家和文学流派难以想象的。在此意义上,长征诗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特有的精神高地和文学奇观,并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壤之中。
诗言志,歌永言。这是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的传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许多红军将士,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们善于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抒发革命情怀。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已成千古绝唱,陈毅的《梅岭三章》等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完美。此外还有为数不少将士在戎马倥偬中的即兴之作,虽不求其工却弥足珍贵。如聂荣臻《无题》:“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张爱萍《过草地》:“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颇有古代边塞诗的气派。
挑战生命极限的雪山草地是红军战士的集体记忆,也最能展现红军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信念。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先遣团政委杨成武跨过雪山,口占一绝:
翻越夹金山
天空鸟飞绝,群山兽迹灭。
红军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此诗韵起柳宗元《江雪》,但一扫柳诗孤寒气息,红军健儿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一展诗人大将风度。与此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瑞龙五言乐府《冬晨过夹金》诗二首:
懋功南行
策骑攀北麓,晨雾阴冷浓。嘘气成冰滴,奋力登顶峰。
政雾晴万里,红日浴絮云。万山回吟啸,举首揽太清。
由宝兴北返懋功
黄昏发宝兴,困战急回兵。篝火遍南麓,恍若满天星。
细雨拍面来,路滑梅南行。遥念北上者,捷报传后营。
古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冬晨过夹金》记录了红四方面军两过雪山的曲折历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南下红军前途命运的忧虑。其时作者因反对南下路线,受到张国焘的排挤打压。他借诗抒怀,心系党中央。尤其是全诗末句“遥念北上者,捷报传后营。”表达了对中央北上抗日正确方针的坚定信心。
何为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引古语喻之:“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凝聚在长征诗词中的红色基因,如玉石之坚,丹朱之赤,永不磨灭,永不褪色,激励我们继续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
文汇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4-11-06 |
梁 衡: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 2015-02-26 |
【砚边杂谈】写字画画那些事儿 2016-10-08 |
【砚边杂谈】写字画画那些事儿 2016-10-01 |
【砚边杂谈】写字画画那些事儿 2016-10-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