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让职业教育重塑劳动的价值
//www.workercn.cn2014-06-25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了大会代表并发表讲话,可见其分量之重。随着我国经济30年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已占领世界,却始终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被视为地摊货的状况迄今无改变。而“中国制造”要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一要拥有核心技术,二要提高劳动的技能含量。前者靠研发,后者靠现代职业教育。

  分析商品附加值,追溯其来源,我们发现无非是四样东西:品牌、核心技术、设计以及劳动者技能。在古希腊以及近现代西方世界,工匠推动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构成市民社会,成为国家的支柱性力量。德国厨具在中国广受欢迎,从其高品质与高定价,我们即可窥见劳动技能的魅力。在构成商品附加值的四因素中,劳动者技能处于基础性地位。

  当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制造”到了必须由廉价变得值钱的关口,总的来说就是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国民对收入倍增翘首以待。要实现这些目标,中国经济必须由大而强,必须有“中国创造”、有中国品牌。但如果劳动者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中国品牌就属无本之木,“中国创造”也是白忙活。

  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的中高等教育存在与现实脱节的倾向,有过分精英化的苗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为目标,加大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近十年来,大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稀缺,而大量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揣着文凭找不到工作。教育与经济发展缺乏协调,需要协调起来。

  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应当在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寻求平衡。没有精英教育,就没有“中国创造”;而没有现代职业教育,就不会有高品质的“中国制造”,而“中国创造”也会成为空中楼阁。2000年以来,我国大批院校“专升本”,片面追求“高大上”,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对弱化。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需要一场“再平衡”,而平衡点没有天定位置,无非是适应市场的需求。

  这种“再平衡”,就是承认能力多样、价值多元、人生缤纷五彩,为此教育应当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与人生规划,有不同的学力与价值追求,国家不能以模式化教育使大家挤上人生独木桥。做一名技能型工人与做一名科学家或者工程师,虽然选择不同,但大家各得其所,实际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出彩。每个人人生出彩,国家经济就可以由大而强,国家本身也会伟大起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