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片来源:法制日报
发现广州市工商局有工作人员涉嫌公车私用,“区伯”区少坤举报后被告知是领导批准。询问批准者及批准的法律依据被拒绝,申请公开领导批准依据又被告知属秘密文件,而该份文件却可以在网络上找到,12月3日,区伯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广州市工商局重新作出答复(12月7日《新京报》)。
明明是网上已公开的文件,何以在工商部门成为秘密文件?说穿了,这不过是拒绝监督而设置的万能理由。不作为的背后,其实是乱作为。虽然表面上,公权者倡导社会监督与促进,可一到真正接受监督时,却又面临着强烈的不适感。公车私用泛滥成灾,逃避和拒绝接受监督才是真正的原因。
如果不能激活外部监督,那么公车私用的权力滥用现象就始终难以解决。从小的方面说,这仅是对公车私用的现象本身;从大的方面说,却关系到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在现有的行政体系下,如果没有体制内的制度保障,那么社会监督就难以实现,区伯式的监督便只是一个人的战争,要么无比悲情,要么只是孤例,很难将其演变成常态。同时,区伯尚且如此,其他权利者又将作何感想?
近年来,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相关治理方案出台了一个又一个,比如实行暗访或抓拍,比如实行GSP定位,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内的监督难免会流于形式,并因为“运动战”的临时性而使之无法成为长效性机制。故而,引导社会参与监督,将其打成一场“人民战争”,才是最关键的出路所在。
近几年,区伯因举报公车私用、监督政府部门失职等行为,曾多次被人以暴力威胁,甚至围殴踢打,致其多次住院。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外界监督之难。若不能建立对举报人的保护机构,若不能给举报人提供安全的环境,那么受到打击的社会监督,就难以发挥其自身的功能,而对权力的监督也便少了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公车私用之类的现象,也就始终得不到解决。
公车私用没有秘密文件,真正的秘密在于,拒绝监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如何改变时下这种状况,让区伯们有更广阔的权利空间,关乎如何约束权力的宏大题旨。(原题:公车私用秘密文件不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