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忠诚耿直——
“973课题必须是‘中国创造’,‘舶来’课题一律不算!”
世纪之交,许多科研工作者频繁出国交流。那时,不少学者在美国国立卫生院等科研机构资助下完成课题,虽然课题第一完成人是中国学者,但是第一署名单位却是外国研究机构。
“这类由中国学者研究、外国带回的课题能否列入国家973项目的成果?”当时学术界产生不小的争议。
在一次973项目会议上,许多专家为此争论不休。陈宜张当场亮出自己鲜明观点:973是国家项目,列入的课题必须是“中国创造”,“舶来”课题一律不算!
陈宜张为人诚恳、待人真诚,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院士的“架子”。
2002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等机构邀请他为青少年写本科普读物。一般来说,邀请“大院士”写这类“小人书”的可能性非常之小,但陈宜张欣然接受,他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撰写《大脑黑匣揭秘》,为之花费无数心血,力求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道理。
《大脑黑匣揭秘》至今一版再版,成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常年畅销书。
胸怀一片赤诚的陈宜张,也常常不由自主为国为民分忧。
前些年,我国慈善事业出现几起负面舆论事件,慈善事业到底何去何从,人们有许多不同看法。
2012年冬,一次朋友聚会,陈宜张碰到全国政协委员吉永华教授。一见面,他走上前郑重其事地说:“吉教授,我想请您帮忙给我办件事。”
“什么事?请您吩咐。”
“我想了很久了,这件事可能只有您能帮我的忙。是关于慈善捐款的,我想给政府提个建议:慈善事业的捐款能不能由国家有关法定部门出具发票,这样能让捐款者知道捐出去的钱物走向何方、如何使用。有了发票,彼此间就有了法律约束。”
从来不为个人事情求人的陈宜张说,“您是全国政协委员,能不能够帮忙把我的意见表达上去。”
作为晚辈的吉永华被陈宜张这番话深深打动,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在当年的两会上,他就把陈宜张的建议作为正式提案提交,后来该提案被全国政协作为优秀提案集中展示。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神经生物研究所所长杨雄里说:“陈宜张教授对某些问题有他自己的见解,有些意见并不一定合乎潮流,不能完全说特立独行,但他的意见,真正体现了一位正直科学家对整个国家、社会及科学发展的一种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