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师俊峰:“科技创新永远是值得钻研的东西”
//www.workercn.cn2014-07-2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现在回想起来,师俊峰都觉得那是一段艰难而不可思议的往事。这个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博士,最初走上石油工程这条路纯属因为“同村的人说石油工程比较容易找工作。”但上了大学之后,他发现,这一看似粗犷的学科,其实蕴含着许多精细的技术。本科毕业后,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硕博连读。

  拿出了当初考研的劲头,《软件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等几本书被他翻得稀烂。

  他思索出一个量化的办法,给每个团队制定具体和可以量化的目标。这个“有点儿内向”的年轻人甚至还强硬地要求每个团队的负责人每周一都必须报告研发的进度。

  为什么一定要跟这块硬骨头死磕?据他介绍,中石油共有20万口油井,把油取上来每年的能耗是100亿度电,而事实上,每100度电中仅有24度发挥了作用。通过软件优化,提高机械的效率,将节省大量的能源。

  从2008年到现在,师俊峰跑遍了中石油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油田。每一年,他都要身穿红色工服,头戴安全帽,到建在盐碱、沼泽和沙漠地带的油井上工作三四个月,现场测试数据,分析效果。

  这些实际采油过程中的问题和数据,被“一砖一瓦”地填充进他们建设的那座“房子”。

  花费了整整4年,他们最终拿下了核心科技。

  其间,他们的这项研究获得了集团公司201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公司自主创新重要产品,还作为技术利器在2013年公司新产品发布会上发布。

  最终完成的系统包括九大软件包,获得10项技术专利。

  “科研工作也要面对很多挫折和压力,我现在都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开心的事情一笑而过。”这个还不满33周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个中滋味。但他非常肯定,“最重要的还是得有那种钻研和坚持的精神。”他说,“不能说仅仅因为这边有经费就做这边,那头给经费又做那头,为了科研而科研。”

  但坚持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师俊峰“采油采气工程优化与决策系统”的“房子”已经完成,而且还“装修”了一遍又一遍,但现实当中,这位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轻父亲并不能让全家住进北京城区的房子里,也没能把父母从农村接过来。

  不过,师俊峰挺满足,他感谢科研带给他现在拥有的一切,还认为能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作为终身的事业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每天上班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地铁,他常常戴上耳机,听王菲和刘德华的老歌打发时间,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会每周游两次泳,每次1500米。运动让他感觉放松,还能唤起他儿时在家乡的河里跟小伙伴们戏水的快乐记忆。

  他现在每周五都会去研究所的“咖啡屋”,那是一个类似“车库咖啡”一样蕴藏着灵感火花的地方,由研究所提供免费的咖啡,科研人员可以在一起畅谈最新的构想。

  “科技创新永远是值得钻研的东西。”他说,“我对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理解,首要的就是把科研做好。”(张莹)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