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赵亚夫:我就是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www.workercn.cn2015-06-06来源: 农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计名利:只为“离农民近一点”

  记者在戴庄村委会见到赵亚夫时,他穿着格子衫、牛仔裤、脚下的蓝布胶鞋沾着泥巴。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赵亚夫,背着一个深蓝色的双肩背包,笑眯眯地问记者:“我要去地里看看,你要不要一起转一转?”大学生村官吴世玲告诉记者:“赵老一来,准保先去地里,很少能在办公室坐下来喝口茶。”

  而那个双肩背包里是赵亚夫的“全部家当”:一个相机、一把尺子、一个记事本、一把雨伞。“走到哪背到哪,省心省力!”路上,赵亚夫拿出相机给记者展示:“这是前天我拍的照片,这片秧苗刚插上,这两天低温多雨,我得去看看。”田间地头俨然就是赵亚夫的办公室,他步伐有些缓慢,腰身有些微驼,一边拍照,一边记录。站在他身边的记者,从他的一言一行中,能明显感到他对待田里的果树、庄稼、蔬菜充满了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

  几年来,每星期赵亚夫至少要到戴庄来两三趟,农忙的时候几乎每天一趟,一年到头,风雨无阻。据估算,他一年在农村的时间超过200天,除了出差和开会等,其余的时间都花在了戴庄。

  熟悉赵亚夫的人都知道,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己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在戴庄,赵亚夫每天都要在田里忙到下午1点多才去吃午饭,对于伙食也没什么要求,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就行,匆匆吃完饭又继续工作。

  赵亚夫对名利十分淡薄,对待职务升迁问题,提出唯一要求,就是“离农民近一点”。1993年,赵亚夫被选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提出了不驻会的要求,就是因为他要经常到农村去指导农民。1999年组织上推荐赵亚夫任江苏省农科院院长,但赵亚夫推辞了:“我往上升就找不到根了,我的根在农村!”

  赵亚夫有个“三不原则”: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这些年,他帮了那么多农民致富,却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凭着领先国内的农业技术,他办公司、做项目,当千万富翁都不成问题,但他从来没为自己谋求过任何私利,他亲手建立的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自己没有任何股份;面对纷至沓来的高薪聘请、技术入股、有偿挂名,他一个也没有答应。他说:“我的退休工资足够用了,钱多了我也不会花,我只想帮农民多做事。农民这样尊重你、信赖你,就是最好的报答,比金钱宝贵得多。”甚至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兴农模范”的30万元奖金,赵亚夫也以购买合作社有机大米等方式,分发给了为戴庄有机生态园建设作出贡献的人。

  赵亚夫半个世纪对“三农”事业的坚守,凝结着他和家人的奉献。在他妻子黄宝华看来,赵亚夫就是一个“住在城里的农民”。大儿子小时候无人照看,两次差点溺水而亡。后怕之余,黄宝华要赵亚夫调离农科岗位,不要尽忙着下乡,可赵亚夫反而劝妻子从市区调到乡下工作。夫妻结婚47年,唯一的一次旅游是去了一趟杭州。最让黄宝华担心的是赵亚夫的身体,“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腰腿痛病更加严重了,还有高血压。”有几次,黄宝华看到赵亚夫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黄宝华就知道赵亚夫摔跟头了,就心疼得不得了,一边给赵亚夫按摩,一边轻轻责怪,一边默默流泪。

  “作为一名老党员,有生之年我还将继续在破解‘三农’问题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努力培养新型农民,帮助他们办好合作社,尽快实现现代化,实现我和他们共同的‘乡土中国梦’!”赵亚夫动情地说。 本报记者李丽颖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