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窦照英:水资源保护的先行者
//www.workercn.cn2015-08-14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即使到了80岁,每每遇到不同种类的水,窦照英都要习惯性地试着分析品评它的质量和酸碱度。他曾担任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一生与工业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紧紧地连在一起。

  1955年,不满20岁的窦照英从淄博建材学校工业分析专业毕业后,来到电力部华北电管局电力中心试验所工作,从此与工业水处理打上了交道。彼时,投入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热潮的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意识。然而,窦照英在一次次实地调查中发现,现代大型热电厂的生产除了需要原料煤炭,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除了废气,产生废水的数量亦不容小觑。

  “如果这些有害的水不经处理就流到外面,时间长了,会出大问题!”意识到潜在危机的窦照英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打报告、写书信等形式向上级部门多次提出电力环保的概念,并在国内最早着手电厂废水处理的科研攻关。随之而来的却是许多不解和质疑的声音。

  “那时候人们都相信苏联的技术经验,哪还考虑到污染问题?但是我的想法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天津西郊杨柳青电厂随意将废水排入农田,造成大面积粮食绝收的事件发生,令窦照英的预判得到了验证。

  在他的推动下,1973年,华北电管局成立环境保护监测室,随后建立全国首个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1983年,他在业内首先提出华北电力建设需要节水的主张。“当时华北的工业用水中,电力用水最多,节水潜力最大。”为了能够有效节水,窦照英苦心研究,最终研发出了废水循环利用、清水合理排除的水平衡技术。如今,这些技术成果依然在国内各大电厂中应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年事渐高的窦照英逐渐退出了工作岗位,开始笔耕不辍。“尽管手里的技术很多,但我不愿申请技术专利,也不想搞经营,能够把40多年的水处理技术经验总结成书,分享给后人,就足够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等改造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电力环保改造的力度和成效愈发显著,这让为水资源保护忙了一辈子的窦照英由衷地欣喜。

  (本报记者 杨舒 通讯员 顺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