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 通讯:原创·冒险·效率——记美科学院新科院士杨培东
新华社记者林小春
“恭喜您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能谈点感想吗?”
“这是对我们过去十来年工作的一个肯定吧。”
“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当选的?”
“今天早上,我接到同事的电话。”
……
问一句,就答一句,挤牙膏式电话采访的那一头,是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在美国科研领域,一直不乏杰出的华人科学家,今年45岁的杨培东是其中的佼佼者。
尽管成绩显著,但杨培东的回答惜字如金,只有在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时才愿意多说一点。这是许多科学家的典型风格:稳健、严谨而低调。
2014年,英国汤森路透集团曾预测,来自江苏苏州的杨培东以及另一名华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的张首晟教授有望获诺贝尔奖。张首晟来自上海,从复旦大学出国留学,去年当选美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张首晟以及此次当选美科学院院士的另外两名华人科学家戴宏杰、孟祥金有一个显著特点——都是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大陆出国留学并一步步走向科研顶峰。
1993年,杨培东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来到哈佛大学深造。在那里,他与导师、著名材料科学家查尔斯·利伯教授共同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纳米导线。
“那时候就我们两个人做,没有其他人,”他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个机遇,但读书时我可能不这么想。因为那时候很艰苦,其他人都在做热门题目,就我们在做一个新的方向。”
因此,他给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做研究一定要做原创,院士选举就是要看原创性工作,不要满足于老跟着别人走,要想想自己怎么开拓一个领域,开拓一个方向,并坚持下去。”
第二是做科研要敢于冒险。由于当时第一个项目失败,杨培东和导师希望寻找新的突破,决定做当时没人做过的纳米导线,“所以要冒险,也许完全做不出什么东西”。
第三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杨培东不愿意透露他每天有多少时间呆在实验室里,但他告诉记者,要做的事太多。他在伯克利有一个实验室,他给《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做了十几年副主编,同时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因此他分配时间很讲究效率。
“人工光合作用”是杨培东当下专注的研究方向。例如利用半导体纳米导线与细菌开发“人工树叶”,把二氧化碳有效合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这被认为在应对清洁、可持续能源的全球挑战方面开辟了新天地。
“我们现在的燃料是汽油,‘人工树叶’就相当于从大气中利用太阳能合成汽油,所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他说,“但能不能大规模应用,还需今后5到10年内继续努力。”
向癌细胞骨转移说“不” | 2011-03-21 |
杨学明:没什么比国家肯定更重要 | 2011-03-21 |
杨学明:“基础科学研究其乐无穷” | 2011-03-21 |
邵峰:追求卓越的科学 | 2011-03-21 |
谢家麟:不负今生 | 2011-03-21 |
李德威:23个夏天,他都在青藏高原(图) | 2011-03-21 |
盘点历届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得主(组图) | 2011-03-21 |
盘点历届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得主(组图) | 2011-03-21 |
熊宇杰:尽情翱翔在纳米世界(图) | 2011-03-21 |
贺林:做一件事,就努力做到最好 | 2011-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