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张国伟:穿越秦岭半世纪研究造山带
//www.workercn.cn2016-08-23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物简介:张国伟 ,男,1939年出生,河南南阳人;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61年,年仅22岁的张国伟刚刚从西北大学毕业留校,就为自己制定了徒步穿越秦岭的计划。在以后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张国伟和他的同事、学生们多次南北横穿、东西纵贯秦岭山脉,行程达10万余公里。在一次次的实地科学考察中,认识到秦岭造山带在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行走多年 对苍茫秦岭了如指掌

  1983年,张国伟在北京国际前寒武纪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登封杂岩为花岗-绿岩区、太华群为高级片麻岩区,二者组成了华北地块南部晚太古宙统一地块。花岗-绿岩区和高级片麻岩区是在25亿年前的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当时,花岗-绿岩区的研究在国际上正是热点,但在国内还没有确定发现真正的花岗-绿岩区。张国伟此言一出,自然是语惊四座;与会的各大洲地质学家随后前往登封实地考察,并在野外的考察现场肯定了张国伟的认识。 这是张国伟第一次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

  1988年,张国伟又提出秦岭是一个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构造体制的形成演化。这些针对秦岭地质构造基本问题提出的系统的新思想、新认识,再一次吸引了40多位中外地质学家前往秦岭考察。

  从1992年开始,张国伟作为重大项目主持人带领全国150名科学家组成研究群体,一次次深入秦岭腹地,提出了关于秦岭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系统新观点和新模式,建立了秦岭造山带“立交桥式”壳幔三维构造几何学新模型。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顺利结题,1999年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几十年在大山中行走,张国伟对苍茫的秦岭山脉了如指掌。那些在常人看来亘古未变的山脉石块,在他眼中竟似行云流水、万马奔腾,演化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我的学生将来一定要超过我”

  张国伟常说:“教书是教师的天职。”他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教书、教好书是自己分内的工作。

  上世纪末,张国伟带着学生到鄂西调查,来到了一个条件异常艰苦的村庄。这里地处偏僻的山区,当地人的生活非常贫苦。他们借宿在老乡尚未完工的房子里,房子甚至连门窗都没有,仅仅用一个竹编的大簸箕遮挡。看到满床乱蹦的跳蚤和虱子,学生们纷纷要求回县城住宿。张国伟反复劝说大家留下来;山里夜里凉、被褥又单薄,他就和学生们挤在一起睡。他说:“当地老乡倾其所有地招待我们,我们走了对不住老乡的热情;再说,让这些孩子有个机会真正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看一看在中国还有这么艰苦的地方,这样他们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的想法才能落到实处。学生短短几天的领悟,比老师讲多少大道理都有用。”

  他常常说:“我已经70多岁了,可是有一些科学问题还是没有答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最终能解决这些问题。我的学生将来一定要超过我。”

  渴望推动人类知识更新

  从事地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来,张国伟院士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委的重大、重点项目8项,国家基金、地矿、石油、冶金等部门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9项;现已出版著作7部和中英文版秦岭岩石圈图丛各1套,发表论文350余篇(包括合作);在造山带与前寒武纪地质、区域大地构造和大陆构造研究,尤其秦岭与中央造山系和相关盆地、中国华北地块南部及冀东迁安等早前寒武纪地质、华南大陆构造,以及广泛的国内外主要造山带对比与大陆动力学理论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系统科学成就。

  “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转换成为对客观世界的真正的认识,转换成为新的知识,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一个人存在的最大价值。”年逾古稀的老科学家渴望用自己的努力推动人类知识的更新。

  以往取得的研究成果,坚定了张国伟的信念:秦岭造山带与中国大陆中央造山系,和中国大陆地质具有强烈的全球共性中的区域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为研究全球的普遍规律提供了特有重要的地学信息。只要立足中国实际,对比全球,踏踏实实地做好秦岭与中央造山带和中国大陆地质的研究,一定能在当代地球科学前沿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建树。 (张潇 白丽亚 熊晓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