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金承黎:十年蛰伏 把“蓝烟”连续式全自动生产变现实
//www.workercn.cn2016-08-31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刚落幕不久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三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领域决赛,一位叫金承黎的创业者凭借“第四代常压干燥技术批量生产气凝胶材料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膺大赛10强,摘得优秀企业奖的桂冠。3日后,他又携带该项目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复赛杭州赛区以第一名成绩直接晋级决赛。

  有一种材料身轻如烟,在光线下有烂漫的蓝色,有一种材料可以抵御1000多度高温呵护娇艳的鲜花,有一种材料可以将1公斤炸药的爆炸威力化为无形,有一种材料可以变身“海绵宝宝”吸附海上泄露的原油,有一种材料你可以穿着它爬雪山趟火海毫发无损,有一种材料创下了15项吉尼斯纪录……这个神奇材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呓,它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它就是气凝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10大热门科学技术之一,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军民两用技术。

  “这个产品太有想象空间了,我觉得干一辈子也做不完。”一说到气凝胶,平时温文尔雅的金承黎,立马变得激情四射,“气凝胶有那么多神奇的特性,单单是作为传统保温材料的革命性替代产品,未来就有几百亿美元的市场,现在我们国内的石油化工、热力管网等领域已经获得应用,我们现在乘坐高铁也在用,未来服装鞋帽、建筑节能等领域将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001年与美国宇航局有密切关系的ASPEN公司的成立,标志真正商业意义的气凝胶产业化的开始。2004年国内首家气凝胶企业成立并于2006年获得气凝胶粉体中试成功,金承黎随之成为国内最早从事气凝胶产业化的人员。

  作为先行者,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产业化经验,金承黎带领技术团队经历上千次试验失败后,终于取得气凝胶“NHT干燥成型”工艺的重大突破,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气凝胶产品的批量生产,打破了气凝胶产品由美国企业垄断的局面。之后他们又率先开发了气凝胶毡、气凝胶板、气凝胶异形件、气凝胶采光板等一系列气凝胶产品。

  实现批产后,由于气凝胶材料市场认知少,为了尽快打开市场,金承黎又转到了市场营销部门,成为国内油田、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井下救生舱、热力管网等众多气凝胶应用市场的拓荒者。

  有的人注定是爱折腾的,或许金承黎就是这样的人。在获得气凝胶生产成本和粉尘控制重大突破后,圣诺节能已经获得了相对于同行的显著技术优势,就凭这一点应该够公司生存发展一段时间了,但是金承黎并不满意。“现在我们行业的所有厂家的生产线都是间歇式的半自动生产线,没有一家是连续式全自动的,这样可不行!”语气中有几分倔强。源于航天的高科技产品,在准备拥抱工业4.0的时代,生产方式怎么能停留在工业2.0呢?

  其实,传统的气凝胶生产技术,确实是有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的“苦衷”:一是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可开盖的反应釜,通过行车对整卷的物料进行吊装进出反应釜,吊装过程虽简单却难以全自动操作;二是传统生产工艺各个工序时间不匹配,差别很大,从几分钟到及十个小时,甚至几天,无法流水线作业。

  同事说,有时见他一坐一上午埋头查资料一声不吭,有时不停写写画画又全部撕碎扔掉,有时突然跑到实验室捣鼓两下。就在大家几乎忘记了全自动化这回事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兴奋的说,我好像找到办法了。一轮轮试验下来,先是十小时,然后是八小时,然后是六小时,“恩,我们现在可以不超过六小时走完全部流程快速的把气凝胶制备出来,我们的新生产线将实现一头进料一头出料,中间没有任何人工辅助的连续式的全自动生产。”掌声响起,这个疯子赢了。

  气凝胶是应用广泛的基础性战略前沿新材料,中国气凝胶产业起步几乎与世界同步,10多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辛勤耕耘下,中国气凝胶产业已经具备跻身世界一流的可能性。(刘芳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