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王小丹: “世界屋脊”的生态守望者(图)
//www.workercn.cn2016-11-07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发现生态“藏地密码”

  在平均海拔3000至5000米,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殊自然气候的青藏高原,长期开展高原高山环境和高寒生态研究,在全球地学科研界也极其罕见。

  正如人们要从矿山最深处取得最宝贵的金属一样,跨过自然环境冷酷界限的高原科研,也让王小丹进入一个崭新的未知领域。团队系统研究了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及其环境效应,在高寒区土壤—植被系统作用理论、高山植物种群环境适应性的生理和发育机制方面,不断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几乎所有的成果,都来自于高原一线的细致观察和研究。”王小丹说。

  这些独一无二的研究成果,以其辽阔显得强大,以其来之不易显得特别。在对不同功能型植物的营养适应性机制研究中,团队开创性地发现,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紫花针茅、青藏苔草等高寒物种会将有限的营养分配到根,通过增强繁殖能力予以“集体”应对,表现出生殖优先策略。而同样环境下,低海拔物种则选择减

  少繁殖营养分配,增强个体光合能力,表现出生存优先策略。

  “就是说,在有限生存条件下,高原植物会优先选择扩大族群;低海拔植物则‘壮大自身’,使个体适应竞争。”最终这项独创的发现,奠定了高寒区生态管理与退化生境修复的理论基础。

  将成果“根植”在雪山草地

  西藏高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系统功能变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而且通过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对全球环境演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搞科研,我们的工作不能只是写论文,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贡献。”多年的高原科研经历中,严峻环境的阻碍变成了他的动力,恶劣气候成就了他的坚强,王小丹对西藏生态安全有着最高的责任感。

  在掌握大量资料数据,全面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并系统分析西藏生态环境现状、变化趋势、保护与建设现状后,王小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首次提出从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西藏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次,构建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从2009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该《规划》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从此成为“国家意志”。该工程总投资155亿元,涉及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整个工程不仅对我国,也将对全球区域环境与气候产生积极影响。

  2014年,王小丹和团队又采用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系统(MA)的基本原理,建立符合高原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完成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该报告于2015年通过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题审查,并在今年10月26日发布。

  不仅为“国家决策”提供重要咨询,多年来,王小丹还将一项项具体研究成果,与国家生态工程的需求紧密结合。他先后研发了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治理系列生态恢复技术,并带领团队建设了申扎高寒退化草地修复示范区、日喀则人工草地示范区、江达矮西沟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区等6大示范区,示范面积约2000公顷。据推算,实验区仅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年水涵养量可达到约200亿立方米。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