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打工夫妻的进阶人生(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1-0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双双实现在京城上大学的梦想,双双收获人生第一个省部级奖项,双双完成职场的成功跳跃……

【农民工的大学生活①】打工夫妻的进阶人生

探访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首届农民工大学生

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范小均、刘春梅夫妻手拿大学毕业证书合影。2016年7月6日,他们从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毕业。

▲11月2日,范小均向记者展示他和妻子在上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证书。

  编者的话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5年,在2.77亿农民工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9%,大专及以上的仅占8.3%。

  随着中国产业转型以及对劳动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大量农民工急需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劳动能力。

  今年3月,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并于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整合政、工、校、企多方资源,着力解决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方案明确,每年在全国范围资助30万名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到2020年,共资助150万名农民工,使他们能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提升自身素质与从业能力。

  实际上,此前,一些地方工会已推出相关项目帮农民工圆大学梦。如杭州市总工会2012年启动“资助千名农民工上大学”计划,首批学生已于2015年毕业;北京市总工会实行“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首批249名学生已于2016年圆满完成学业;今年9月,海南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学历教育班开学,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迎来1005名农民工新学员;河南省则从今年开始,每年招收1万名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到2020年,计划培养5万名左右农民工大学生;今年7月,沈阳市总工会与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决定开设“爱异客”APP本科、专科大学课程,让在各行各业打工的农民工不脱产、不离岗就能用手机上大学……

  那么,这些农民工的大学生活什么样?他们来自哪些行业和工种?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工人日报》记者走进各地高校的农民工大学生群体,探访他们的圆梦之路。

  今起,《农民工周刊》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农民工的大学生活》,敬请各方垂注。

  “惊喜,喜出望外,一等奖!第一次获此大奖,还有点小激动!”7月3日19点15分,范小均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状态,晒出了获奖名单截图和参赛选手证。此时距离“2016年北京高校继续教育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应用竞赛”获奖名单公布刚刚过去不到两小时。

  时间回到一天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范小均身着浅色短袖衬衫站在决赛现场的演讲台上,身后的电子屏幕闪闪发亮。

  “我们的APP能够根据注册用户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科学搭配营养餐,自动生成菜谱。”他用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介绍着参赛项目——智能营养配餐APP。5分钟内,他流利地讲完了20多张PPT。

  这一天,范小均的妻子刘春梅也在比赛现场,她所在的参赛团队最终凭借环保主题动画短片《离线》,获得了本次大赛动画短片组的三等奖。

  这对双双获奖的夫妻来自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他们是从四川来北京打工的“北漂”族,也是东城区职业大学的首届农民工大学生。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