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
中国“磁共振” 因他名声大振
(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风采录)
“如果留在美国,我也能当教授带学生,但难有机会带领上百人团队,把研究成果高效地转化为造福民众健康的产品。”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上图。资料照片)说,“现在不少国际同行都非常羡慕我们。”
2007年底回国,郑海荣带领团队把我国在多功能超声、高场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技术推向了新阶段,成为我国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其产业化的领军人物。
让超声能“看病”还能“治病”
2002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郑海荣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继续深造。从材料学向多学科交叉的医学成像领域转型,郑海荣克服了跨学科转型的阵痛,4年后出色地完成了学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完成一年多博士后研究后,郑海荣很快决定回国发展。“我想做点事情,回国是自然而然的。”回国后郑海荣开始独立研究,摸索一阵后,他很快启动了第一个技术产业化项目——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肝硬化检测仪。
“临床上,超声主要用于做B超成像检查,但其实超声奇特的力学效应,还能衍生出很多神奇的功能。”郑海荣说。
郑海荣介绍,我国有将近1亿的肝病病毒携带者和数百万乳腺癌患者,借助超声波的力学效应弹性成像方法,不仅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还能观察到肝纤维化及硬化、乳腺肿瘤发展过程中杨氏模量的细微变化情况。目前,郑海荣团队研发的多种型号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转移至多家企业,并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入数百家医院使用。
进一步研究,郑海荣发现超声的力学效应还能用于“搬运”,即可以精确实现远程搬运和操控药物或细胞。这样超声不仅能“看病”,还能“治病”。他凭借在“超声辐射力成像与操控搬运”上的一系列发现和创新,于2014年获得了著名的“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国内磁共振设备研究的中坚
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与装备是重大疾病诊断的核心设备依靠,却是我国医疗产业的薄弱领域,因此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把它确定为重点发展方向。2007年一回国,郑海荣就受命组建了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并着手高端磁共振技术的研发。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郑海荣领导的医学影像团队从无到有,已壮大到150多人,成为国内磁共振及超声成像技术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此前,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医疗设备巨头垄断生产高端的人体磁共振产品,在我国市场每台设备动辄几千万元,患者检查成本很高,很多老百姓用不起。
郑海荣团队自2010年以来就与我国联影医疗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发展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设备。经过院企5年联合攻关,2015年联影公司终于推出了我国首台国产3.0T磁共振成像仪,其中多项特色核心技术就来自郑海荣领导的成像团队。目前,国产3.0T磁共振设备已经在包括解放军总医院、鼓楼医院在内的一批知名医院使用。(喻思南)
科学家揭秘内马尔特殊之处:脑部“自动导航” | 2014-07-28 |
马启元:争创医疗设备界的“苹果”(图) | 2014-07-28 |
罗文:擦亮临床的“眼睛”(图) | 2014-07-28 |
孔祥之:创业创新在路上 | 2014-07-28 |
杜江峰:在量子计算领域享受科研快乐(图) | 2014-07-28 |
叶培建:天上运行的700余个航天器 中国... | 2014-07-28 |
“肾去哪了”后续:刘永伟称没有办法愿开刀... | 2014-07-28 |
“千人计划”专家李向阳:拳拳报国心 悠悠... | 2014-07-28 |
“海归”专家王波海外拼搏奋斗路 | 2014-07-28 |
95后大学生跟阿尔茨海默症“杠上了” | 2014-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