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燕赵晚报:道路“马路拉链战”早该终结
//www.workercn.cn2014-06-05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南京出台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意见,规定要落实“新建道路五年内不得开挖”要求,每年确定开挖道路总量和同步开挖面积占比等刚性指标,并向社会公示,严格控制道路开挖行为,减少施工扰民。(6月4日《扬子晚报》)

    在国内,民众早习惯了隔三差五道路被挖开的日子:今天是下水管维修,明天是通讯光缆铺设,大后天,又是某单位施工挖断了另一家单位的管线;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浆……就连出台“新建道路五年内不得开挖”规定的南京,就在数年前,还因施工挖断了南京原塑料四厂丙烯输气管道,这场爆炸造成13人死亡。

    为何国内就没有外国那样的地下共同管沟?这是因为国内城市地下系统一般采取市政管线直埋方式,即将各种市政管线按照不同的平面位置,在保证竖向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各自开挖沟槽,独立埋设。由于各种管线设施各自为政,常常出现修路在前,水、电、排污、通讯紧随其后,甚至反复“开膛破肚”。这种现象被大家形象地称之为“马路拉链战”。

    中国的城市道路何时可以告别开膛破肚的时代?上海曾是中国共同管沟的最早建设地之一。修建共同管沟花了极大的气力,这些气力不仅仅在建设方面,更主要在于协调方面。建设共同管沟从技术上讲并无难度,但和盘根错节的地下管线一样,管线背后的利益格局颇为复杂。由于自来水管、污水管、电力管线、煤气管、通讯电缆等管线铺设各自为政,“平时各个部门就各自养着系统内的施工队,一个项目下来,动辄上百万,利益十分可观。”

    多头管理、利益平衡的结果是,城市的道路不断出现拉链现象,挖了埋,埋了再挖。这足以说明,国内道路之所以没有地下共同管沟,频频被开膛破肚并不是技术问题,也不单纯是建设资金的问题,而是利益问题、管理问题、眼光问题。

    数日前,某地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也佐证了这一点。城市如想告别“马路拉链”,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有法规和配套的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只有如此,城市的管理者才有动力修建耗资巨大的共同管沟,局部利益才能让位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才能服务长远利益,否则,城市道路三番五次开肠破肚的怪象,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