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的清明时间,冷热交替,气候莫测。即便如此,大江南北的人们依然手捧着鲜花,和家人一起携带着祭祀用品赶往公墓。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血脉的国度来说,在清明中来升腾自己对先人的思念,并寄予对族人更多的祝福,这是代际继承里的中国印记。
清明是个肃穆的日子,它在生命和逝去中独立出一个时间轴,而串接在一起的,并非是单一血缘式的缅怀。4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祭亲,集体在“哭墙”前默哀。他们所经历的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在清明节中沉淀着这份刻骨铭心的过往,是把呼唤和平当成最由衷的心声。4月5日,当陵园祭奠的人群渐渐隐去,一名7旬的维族老兵艾买尔?依提又如往昔一般,开始了陵园内的独自逡巡。他抚摸着陵园英烈墙上的烈士姓名,寄托着自己对战友的无尽思念。这种如约而至,更像是战斗打响前彼此的承诺。
对于那些“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烈士来说,他们的牺牲奉献,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共和国都会永远铭记。“一个民族不敬重烈士,就不会再有烈士;一个国家不崇尚英雄,就不会再有英雄。” 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故事应是这个时代对于英雄主义的最高致敬,也激发着很多人通过穿越时空的阻隔来进行缅怀的表达。近日,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就联合开展“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已在全国各地线上线下同时启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清明节之际,掀起了缅怀英烈、铭记历史、励志青春的热潮。
轻点鼠标,人们就完全可以为先烈们点上一支烛,献上一束花,留下一段话,寄托怀念和追思。而也有很多人则是在清明节这一天,亲身走进烈士陵园中。在青松绿柏之下,在英烈墓碑之前,为那战火纷飞时代中前仆后继的英烈们,庄严地鞠躬、缅怀。
我们纪念烈士,是原发于我们对于任何生命都怀揣着无比敬畏的心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那些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由衷地触动;我们纪念烈士,是抱着对和平的更加呵护。局部地区的战乱动荡,通过媒体传播到国人受众眼里。从百姓流离失所中,有多少人才感到和平的那份守护之重。基于此,我们则更愿在清明这一天缅怀着逝去的英烈,因为这份居功至伟,也为这份前仆后继。
缅怀,是可以等同是祭祀过程中的流程动作。它的更深一层意义,是我们从中不断能够还原出大到民族命运小到家庭个人走过的来路。不同于这份缅怀,我们则更应看到祭祀英烈背后的价值缘由、他们当时眼光所放到的未来……。
未来和现在,在时间的作用下,则成了某种等量交换。当烈士们抱着改造天地、重塑未来的心境革命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全部注脚。这份初衷,让我们更应在合适的日子、特定的日子,在我们能想起的日子中,去献出那份对英烈的缅怀。
我们在清明祭祀仪式里,为后辈塑造着家风和民俗;在对英烈的祭奠里,从精神感悟中宽泛着英烈们之于国格的更多内涵。对于更多的80、90后年轻人来说,这将是一种全方面传承。如今,这个群体已在卖力地鼓励推广树葬、海葬等等生态模式,甚至还催生了葬礼策划师的前卫职业。这个群体对“新生”是一往无前。而停下脚步,在清明乃至于以后的烈士纪念日中把英烈的印象清晰起来,这则是民族的希望。(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沈阳晚报:凭啥在烈士陵园耍特权? 2010-02-25 |
沈阳晚报:凭啥在烈士陵园耍特权? 2010-02-25 |
齐鲁晚报:我们需要一个仪式公祭英烈 2009-03-31 |
新华网:清明节如何“清明” 2010-04-04 |
付 彪:修缮烈士墓,这钱应该花 2014-04-09 |
深圳特区报:设国家烈士纪念日 树立民族精... 2014-09-02 |
齐鲁晚报:我们需要一个仪式公祭英烈 2009-03-31 |
网上祭祀 传播绿色文明的正能量 2015-04-05 |
光明日报:清明节,我们到哪里去纪念先烈 2009-04-02 |
光明日报:清明节,我们到哪里去纪念先烈 2009-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