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首批十八位博士谈治学与科研:科研道路要怎样走?
//www.workercn.cn2015-04-1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青年焦虑:中学同学和本科同学已经有车有房,博士生还没有毕业。课题、论文、求职……如何静下心来做学问?

  科研环境:理直气壮搞科研是一种幸福

  在重回科大读研究生之前,李尚志在四川大巴山深处教书,教书是他年轻时候最不想做的事情,没想到他教了一辈子书,成为18博士中唯一的全国模范教师。

  “我小时候梦想是成为数学家,看到科大的招生广告,华罗庚给一年级本科生上课,而且课间休息和学生一起交流。我就想考上科大,名列前茅,华罗庚看上我,我就成为数学家了。”

  他确实考上了科大,也名列前茅,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还不到一年,“文革”开始,在大学只念了一年书的李尚志被分配到四川大巴山深处教书。“很多人说我有远见,在大巴山学数学准备以后考研究生。其实我哪知道后来会招研究生,我念数学是因为喜欢!”李尚志的生活哲学是:不要看到好处再去。

  首批18位博士,12位是数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建磐小时候的梦也是研究数学,他从初中学抽象代数就喜欢上了,但是高中还没念完就到农村去插队,后来做了5年专业文艺工作,是18位当中唯一一个“文革”前没有上过大学的。

  “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搞科研,很多人又不想理直气壮地搞科研,因为外面的世界吸引力太大、太浮躁。”王建磐说。

  “现在很多学生讲毕业很困难,我说现在是相对的贫困,我们那时是绝对的贫困。绝对的贫困下我们熬过来了,你们在相对的贫困下能不能熬出来?希望你们能够从我们的经历中吸取一点东西,如果不喜欢科学就不要来了,既然来了,就好好地静下心来做你们的学问。人生的评价、社会的评价是各种各样的。老板赚了几十个亿,是个成功人士,你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也是成功人士。”王建磐说。(李玉兰)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