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媒体报道,近期,广东惠东县一科级干部钟启章负债10多亿元携家族十几人“失联”。据初步调查,涉及债务人82人,债务总额超过14亿元。
记者采访发现,官员借债时,都是以其本人及幕后操控的家族财产作为担保,并许以高利息。
另外,到惠东县公安局报案的债权人还不到一半。记者通过一些债权人了解到,出现如此状况,部分是因为债权人中有不少是当地公职人员,怕说出来会影响工作,更怕借款来源说不清楚。
羊熊:官员经商缘何屡禁不止?
钟启章违规经商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文规定,禁止官员个人或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作为一名科级干部,之所以胆敢蔑视法纪,违规经商,是由于受到利益驱动,利用手中权力,大搞权力寻租,将权力“变现”;是由于当地党政部门对干部要求不严,教育不到位,执行政策不力,对违纪违法行为听之任之;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官员的违规行为失去了监督作用;是由于官员巧妙伪装,名为他人经营,实为自己幕后操纵,竭力规避党纪国法的惩罚。
其实我们缺乏的不是禁令和规定,而是对禁令和规定的执行和惩戒力,如果各级党政机关、职能部门都能充分发挥好监督作用,对敢于顶风作案者严惩不贷,那么,官员还怎敢违规经商呢?
北方:对官员经商不能等出事了才重视
“官员”身份变成了“信用担保”,让借钱变得容易的同时,无疑大大伤害了权力形象,并同时破坏了经商环境与市场经营秩序。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官员不得经商。但在具体禁令落实过程中,却往往阻力重重。比如有官员是因为经商者是上级,“不好说,更不好管”;比如有官员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说,或者不好意思管”;比如有些是因为大家都在经商,既是官员也是老板,“谁也不好说谁”等等。
如此情况,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官员经商的肆意妄为,另一方面也极容易造成效仿。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不出事,官员经商就万事大吉。而出了事,权力形象受损,市场秩序受到破坏,一切都晚了。
因此,对官员经商,必须严格贯彻与落实相关政策与禁令,坚决堵死官员与直系亲属等经商行为。一旦发现官员经商,要么退出商场,要么退出官场。总之,不能等官员经商出了事,出了大事,才重视官员经商的问题,才去为经商官员留下的烂摊子收拾残局!
中国网:不宜高唱“中国不会受直接牵连” 2009-12-02 |
周明华:“不好意思”背后其实“很有意思” 2011-01-11 |
温州官员放高利贷的钱哪儿来的? 2011-10-08 |
中青报:楼倒了,钱权勾结的官商依然挺立 2009-07-02 |
陆 铭:根除地方债高增长动力 2013-07-29 |
杨耕身:监督应跑得过“欠债失联” 2014-12-24 |
刘 畅:公务员经商为何屡禁不止 2014-12-25 |
中国青年报:某些领导亲属为何能“靠啥吃啥” 2015-02-12 |
中青报:楼倒了,钱权勾结的官商依然挺立 2009-07-02 |
中国网:落实官员财产报告关键在约束权力 2010-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