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电视问政的喜与忧
李曙明
//www.workercn.cn2015-07-23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7月22日澎湃新闻报道,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开播,其形式是政府官员就市民提出的有关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当场作答。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电视问政主要策划人胡桂林表示,他最看重的,并非仅仅电视问政的极高收视率,而是在电视问政推动下,一个又一个、一类又一类与市民群众利益攸关问题的解决,是电视问政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正能量。

  武汉电视台之后,广东、湖南、河南等多个省市电视台也陆续开播类似节目。媒体相关报道,透露诸多令人欣喜的信息。

  欣喜之一:问政效果。电视问政伴随着问责,这是节目最吸引百姓之处,不由政府部门不重视。以武汉市为例,仅今年电视问政期中考的第一场,就有41人被问责。2011年到去年为止,电视问政曝光问题429个,问责577人,厅级、处级、科级都有。

  这是看得见的效果,而百姓通过问政彰显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政府部门对民意的敬畏以及民本意识的深入人心,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显现。

  欣喜之二:理念。包括武汉在内,多地电视问政秉承的理念是,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真相。在一些地方对所谓“负面新闻”讳莫如深的现实下,这样的理念殊为难得。

  无论说与不说,问题就在那里。说了,将问题暴露在百姓监督下,整改就有了压力和动力;藏着不说,连正视的勇气都没有,如何让百姓相信会壮士断腕般纠正。其中的道理很浅显,但还是有一些地方一听“问题”俩字就头疼,将有关问题的报道都视为“负面新闻”。在武汉电视问政中,揭露问题短片的比例通常高达90%以上,这样的比例在一些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胡桂林说:“我们有一个模式是什么,怕批评报道,你一批评,影响城市的形象,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影响吗?电视问政就告诉大家,我曝了这么多问题,并没有影响城市形象,相反老百姓对政府更好。”这样的认识和效果,值得一些人反思。

  说完喜,再说一点忧。上面这段话是胡桂林说的,但如果这仅仅是电视人的认识,这类以曝光问题为主的节目不太可能坚持几年时间。考察电视问政搞得好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发现一个开明的领导(班子)。胡桂林透露,包括市委书记阮成发在内,武汉市所有市领导都非常重视电视问政。对如何做好电视问政工作,阮书记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一些重要的内容,他还亲自参与策划。

  现实下,领导重视是好事,很多时候甚至不可或缺,但制度化、法治化的电视问政才更让人踏实,也才能走得更远。本世纪初,吕日周担任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期间,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当地媒体舆论监督搞得风生水起,而随着他的离任,舆论监督迅速沉寂。“人走政息”未必一定出现,但未雨绸缪,在电视问政红火的当下,探究电视问政的法治之路,不无必要。一旦确立了法治路径,电视问政将有章可循,而无须看谁的脸色。到那时,电视问政将在全国遍地开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