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朋友圈早前有句调侃的话,似乎深得不少人的共鸣: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话其实也就像“少林绯闻”等花边,听听也就过了。不成想,正儿八经的证实或证伪的说法还多了起来。最近,有媒体在研究怎么惩戒“坏老人”,有舆论在操心“老人素养”怎么提升,连今天的《人民日报》也忍不住发声:“报道中的讹人老人,相较于2亿多老人来说,量级上微乎其微。仅凭媒体报道的案例,不能得出老人整体素质下滑的结论。如果简单以媒体报道的比例去描摹真相图景,则无异于拿着万花筒看世界。”
事情当然要回到这个月的23日,一则“老人自摔诬陷搀扶学生”天网“监控证清白”的微博在网络上爆红。微博提到,成都彭州一学生,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老人诬陷撞到自己。彭州警方调出事发地天网监控最终确认:老人是自己摔倒,学生是好心搀扶。没有人去采访下老人当时当地的想法或心境,镁光灯聚焦在受委屈的孩子身上,至于好孩子会说什么,台词都是现成的。不过,舆论照理是不会放过这个“坏老头”的,以隔空打牛的功夫,铺陈演绎背后的不堪与龌龊。譬如还联想到四川达州的“坏老太”,再想到江苏南京的“彭宇案”……林林总总,传达的心思跃然纸上——
老坏蛋越来越多,不伸手越来越心安理得。
这种小心眼的逻辑,虽醉得不轻,看起来蛮道义。可是,世界非黑即白、人生非是即非?辩证法还无法从这个地球上找到同一片树叶,就算在地球2.0之上,只要人性是繁复多元的,恐怕一举一动,都不能以孩童般“好人坏人”视之。譬如老人对学生不撒手,按理应该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先入为主的“诬赖”,这是明显的主观恶意,俗话说的恩将仇报;二是或有可能的“误以为”。老人年纪不小,摔在湿滑的马路上,突然有人询问关切,会不会一时脑袋转不过弯,出于人性避险本能而误会了学生的热心?7月27日《成都晚报》跟进报道称,多位目击者均表示当时闻到了老人身上有酒味,“当事老人或醉酒”。受委屈的学生自当安抚,老人若非恶意,也当钉在道德的耻辱柱?
当我们需要正儿八经来论证“坏老人”的时候,社会就病得不清了。一来,小孩子里还有“熊孩子”,一两个为老不尊的老人,如果轻易就逆转了公众对真与善的信仰,这不是老人之过,这是价值轻浮。二来,一个群体,老中青、工农商,如十个手指,长短参差,世之常态,恶意刻画“坏老人”的群像,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成全我们懒得搭手的合理性,无非是安抚非道德行为的愧悔之意罢了。在这个问题上,批判媒体选择性报道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叩问的是,面对这样的极端个例,为什么轻易就击碎了我们道德图景里的安全感——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在逃避什么、在计谋什么?
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世界每天都是新的,所谓世风日下的喟叹,不过是市场与资本联手,搅动了秩序里的欲念。旧的价值体系破灭了,新的价值体系又未曾构建好。你担心的坏老人,和你警惕的坏官员一样,是怕他们利欲熏心,得了便宜还卖乖。柏拉图在《法律篇》中之责商业,如同亚里士多德指责贸易损毁承诺一样。很早以来,我们就担心物欲会放大人性之恶。这种傲慢与偏见不眠不休,无终无止,却又偏偏忘了两件事:一是制度是可以规制逐利冲动的,你看护好自己的道德,就是晴天;二是指责这个社会或市场机制,却又享受文明进步的便宜,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只会闪身在成本后面,只做理论上的道德圣贤。
老人坏不坏,是个伪命题。真要操心的,是我们惴惴不安的道德体系,从何加固、以何捍卫。须知,法律终究只是个创可贴,不是一日三餐的食粮。戏看完了,散场后还得群居生活。
中青报:师生本不应相视如寇仇 2008-10-30 |
中青报:师生本不应相视如寇仇 2008-10-30 |
颜新武:更多“无人菜市”还需制度看护 2012-10-12 |
中国青年报:岁月无痕你却有迹 2012-12-31 |
“重新发现老人”仍然需要善意 2013-11-26 |
李小佳:老人,还是要爱 2013-11-29 |
吴梅花:不想扛事就干脆别做官 2014-07-02 |
郑州晚报:扔手榴弹是“坏人变老”吗? 2015-01-14 |
扬子晚报:“局长老板”背后的制度难题 2009-06-03 |
扬子晚报:“局长老板”背后的制度难题 2009-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