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科技局长信奉鬼神,此等怪事也有。不骗你,真的。此人名叫黄翀胤,广东省河源市科技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据介绍,黄翀胤利用其与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同是梅州兴宁人的老乡关系,通过输送现金方式,多次帮河源企业申请争取到省级科技扶持资金,并从中收取贿赂共148万元。为官运亨通,其分别在连平县陂头镇、惠州市博罗县大坝镇建造风水屋。(《信息时报》9月10日)
一位党员干部,信仰错位,最终身陷囹圄,那是笃定的。讽刺的是,他大张旗鼓地建风水屋,那么虔诚地信奉鬼神,结果连鬼神都保护不了他。这便是不信科技信鬼神的下场。
不信马列信鬼神的官员还有不少。两天前,媒体刚曝光了江西安远县原县委书记邝光华身挂“避邪符”落马的消息,让人笑掉大牙。不过,这是老话题,不提也罢。在此,笔者想说点正经事,即,不能让科技扶持资金掌握在信奉“鬼神”的人手中。
顾名思义,科技扶持资金是专门用来扶持那些创新型企业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体现了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意图。但从黄翀胤案以及上个月曝光的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科技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玉三的违纪违法案看,科技扶持资金已成为某些掌权者予取予给的“唐僧肉”,几十万、上百万的专项扶持资金,给谁不给谁,不是由严格的制度说了算,而是由科技局长说了算,存在着严重的权力寻租现象。
此种现象怎一个“乱”字了得。咱不举报道中的其他例子,就以那个典型的“开空壳公司”例子来说。河源市某科技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空壳企业,2006~2014年,公司没有进行任何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而是依靠成立公司的名义,骗取科技项目资金,多年来没有向政府部门缴纳任何税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黄翀胤指使手下帮助其公司假造申报材料,虚构科研项目,直接骗取省、市科研扶持资金。
无独有偶。2013年3月,媒体曾曝光陕西扶风最大养猪场“烂尾”一事。该项目的投资人之一扶风县鼎鑫肉制品有限公司,实为一家皮包公司。但就是这家皮包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不菲的专项扶持资金。(《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16日)
可想而知,上面下拨的专项扶持资金掌握在黄翀胤、张玉三这样的腐败局长手中有多么危险,危害有多么巨大。不是制度管钱,而是以“人”管钱,必定会让那些真正需要且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得不到资金扶持,反而让那些根本不具科创能力的企业获得了扶持,结果不但违背了专项资金设立的初衷,降低了使用效率,还制造市场不公,加剧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毒化社会空气,助长腐败现象。
造成此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专项资金的审批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申请条件和程序比较模糊,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不透明,每笔钱的用途,缺乏监督和绩效考核手段,凡此种种,都给了掌握审批大权的人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致使腐败频发。
要确保专项扶持资金用在刀刃上,需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改变目前“政府直接把钱送到企业手里”的办法,可以考虑通过税收手段调控企业发展,利用税收便于纳入法律监控体系的优势,打破依靠“人”分“钱”的模式。如通过减免所得税等手段,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
二是把专项资金纳入预算体系。目前很多专项扶持资金不在预算之列,即使有也很粗。纳入预算还不够,还须细化,这样便于人大和社会监督。
三是审批程序、手续和结果必须公开透明。同时,还要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堵死层层“揩油”的空间。最后是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系统。扶持资金投下去,效果如何,必须得考核。绩效考核优的自然进入下一轮资金申请竞争之列,差的不但不能再申请,而且要追究企业责任。这事后监督一环必不可少。
经济日报:别让扶持资金成了“唐僧肉” 2013-06-17 |
尹于世:科研经费为何成为“有缝的鸡蛋” 2014-02-18 |
宋广玉:科研经费为何沦为“唐僧肉” 2014-02-18 |
科研经费怎成唐僧肉? 2014-02-18 |
戈 海:创业环境比创业大学更重要 2014-11-04 |
朱健国:该有个“坑爹榜”了 2015-01-08 |
曹祎遐:挖掘“众创空间”的增值潜能 2015-09-01 |
经济日报:创新融资方式带来多方共赢 2009-10-15 |
经济日报:创新融资方式带来多方共赢 2009-10-15 |
中国网:严查严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201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