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怒发公开信与研究生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虽然现在郝相赫已经对自己“无端嘲讽前辈师长”的行为进行了道歉,但是提及此事,还是让人感觉五味杂陈。
是“狂徒”年少无知,还是“大师”仍缺海量?各方有很多说法。客观来看,如果学生只是在纯粹的私人场合吐槽几句自己不那么欣赏的学者,本来只是小事一桩。但他把这些言论发到了事实上已经成为半公开场合的朋友圈,几经发酵,鸡毛蒜皮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气势汹汹的师生互撕大战,引来了无数围观。网络对“私域”的放大作用,以及事态发展带来的现实困扰,可能都是当事人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不管这件事是否被放大了,互撕本身仍然值得讨论。一个学生有没有资格对前辈师长进行学术批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要这种批评有理有据,谁也不会压着他。但是反观郝相赫所发表的批评言论,则基本上都是一些诸如“垃圾”“汉奸”之类的肆意谩骂,并无任何有针对性的分析,也丝毫看不出他本人的真知灼见,这种浅薄粗劣的情感宣泄、没有任何学术诚意的评价,难免让老师感到“忍无可忍”。即便不涉及尊师重道这些传统观念,单从基本的人情伦理来说,这种做法也不合适。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德”的重要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对待他人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随随便便恶语相向,那这个人的道德品质着实令人质疑。
郝相赫应当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孙教授的愤怒也可以理解,不过,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学生断绝师生关系的做法倒也值得商榷。作为老师,少不了遇到几个桀骜不驯的“异类”,毕竟还要以苦口婆心劝导为主,如果因为一时的过激言论就对学生“扫地出门”,恐怕多少有些走极端。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师生互撕事件其实也反映出目前学术圈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术批评往往流于肤浅,不爱就事论事,集中于对个人的指责甚至攻击。遥想当年,大师陈寅恪写下《桃花源记旁证》,唐长孺则以《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对陈文予以反驳和补充,这种学术批评可以说是两大高手的精彩过招。多一点平和理性,让谩骂攻击彻底退场,才是学术批评的正途。
中国青年报:挨骂:中国还没有向世界说明自己 2010-06-04 |
中国青年报:挨骂,中国还没有向世界说明自己 2010-06-13 |
程仕才:副省长爆粗口更说明理性讨论的必要 2013-07-30 |
中国青年报:没营养的表扬是帮倒忙 2013-12-31 |
国民可悲论,叫谁心纠结? 2014-05-14 |
莫梓芫:文艺批评不是乱骂乱捧 2014-08-20 |
雨 吟:为时代“点赞”理直气壮 2014-10-27 |
王传涛:被市民骂 市长不丢人 2014-11-24 |
宰 飞:网骂岂是“必需品” 2015-06-19 |
汪昌莲:球迷“骂场”是一种文化暴力 2015-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