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2016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对各国的民生福祉指数进行了分析,中国福祉改善指数得分为97.5,改善程度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应该说,来自国际社会的这一观察,与中国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得到了相互印证。一个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中国,正以其锲而不舍的努力赢得世界赞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有温度的发展”,着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并将民生改善视为最大的政绩。“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时所讲的这段话,充分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情怀与担当。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尽管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织密网,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没有少,民生“大礼包”不断发出: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精准扶贫、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加快推进医疗改革、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快速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家庭财产稳定增加、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改善持续取得新进展。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实际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保持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9.19亿人,覆盖66.9%的人口……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民生保障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创新,以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守住民生底线,发挥好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
新闻观察:不动产登记:正当的与“奢侈”的... 2014-04-04 |
李 鹤:从微信朋友圈的纯洁性谈起 2014-05-29 |
刘梓良:健全人格也是经济动力 2014-07-14 |
上官酒瑞:生命第一的分量与坚守 2014-08-05 |
郝 洪:建设以人为本的法治文明 2014-10-22 |
城市工作须以尊重人为起点 2015-12-17 |
习近平政治经济学“六论” 2016-01-08 |
不断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 2016-03-02 |
解读“十三五”规划“三个看点” 2016-03-09 |
不动产登记:正当的与“奢侈”的期待 2014-04-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