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政府花钱 阳光财政应是常识
张敬伟
//www.workercn.cn2016-08-09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说白了,阳光财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给公众算好明白账: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每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而且要让公众心服口服

  政府如何花钱,每一分钱都应该公开透明,这是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当政务公开和预算制度已经成为公共行政的常规动作,阳光财政更应成为常识。

  那么,市政府怎么花钱?如何让每一分财政资金的用途有迹可循?如何让每一位纳税人知道钱用到了哪里?全国城市中财政透明度最高是哪些?5年来名列前茅的城市有什么共同点?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最近5年连续定期推出的《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自2013年起,《报告》就对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包括县级市)的财政透明度进行了调查。2016年的情况是,中国城市的财政透明度无论是总得分还是细项得分都比以往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进。但是县级市的得分普遍低于地级市。

  财政透明度排名有先后,但公共财政制度在中国城市已经落地生根。公共财政的制度和阳光财政的规矩摆在那,还有无时不在的舆论场及公众监督,让各级市政府开始适应了阳光财政,花钱不敢任性。

  公共财政来自于纳税人的奉献,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因而要让纳税人知道,而且必须符合纳税人的利益。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各级市政府公共财政制度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路径,亦可洞悉政府预决算通过法治途径实现公开透明的决心。

  有了法治规范和制度根基,并不意味着阳光财政就能普照万方。从各级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榜看,一线城市或东部沿海城市阳光财政的“质量”更高。这也说明,经济发达城市在筑牢经济基础的同时,政府治理的水平也走在了前面。而且,排名靠前的城市财政透明度,市政府的预算与预算执行情况普遍比较好,也就是“四本账”公开到位,这“四本账”包括了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以及社保基金。熟悉近年来社会民生系统化改革的人都晓得,这“四本账”不仅攸关国之大计,更关乎民生切身利益。这“四本账”做好了,对国家有好处,让民众得福祉。这再一次证明了只有遵循了阳光财政的常识,政府花的钱才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从县级市到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应该符合阳光财政的常识。譬如,各级城市的人大对城市预决算的审议在程序上应该更为科学。此外,政府预决算要通俗易懂,不能让人大代表“看不懂、搞不清、不开腔”,否则监督就失去了意义。

  虽然各级政府的预决算是个技术活,但还是如何管好钱和花好钱的问题。说白了,阳光财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给公众算好明白账: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每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而且要让公众心服口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