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扎紧制度笼子,铲除“圈子文化”毒瘤
白田田
//www.workercn.cn2017-09-07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根治“圈子文化”,不是要消除正常的人情交往,而是在私人感情和公共权力之间建立隔离带、防火墙

  近期,湖南衡阳市纪委查办了一起利用同乡会资源、涉嫌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大案,一个隐蔽运作长达18年之久的店门同乡会浮出水面。这个“同乡会”组织严密,有章程、有分工、有固定经费,成为谋取不正当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小圈子”,是典型的“圈子文化”毒瘤。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身处庞大的关系网中,有“同乡”“同学”“战友”等这样那样的圈子乃人之常情。但一些“小圈子”将私人关系和公共权利相勾兑,最终损害的是公共利益,癌变成了“圈子文化”“山头主义”。

  如果实在找不到形成圈子的纽带,有的人便“认干亲”“拜兄弟”,形成人身依附关系。甚至有的地方干部过去在讨论人事调整的会议上,直接说“某某是我的干儿子,要多关照”,将公权和私情混为一谈。

  组织、加入各种“小圈子”,最终目的是谋求关系“变现”。借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台词,很多人想方设法进圈子是为了寻求“政治资源”,所谓的“上头有人好办事”。还有一些人热衷于通过圈子结交企业老板,收受钱财礼金,并将这种行为包装成“兄弟朋友之间的感情”。最后一调查,往往是“一抓一串”的腐败窝案。

  在衡阳市查处的“同乡会”案件中,身为副县级干部的“会长”在“同乡会”全体会议上直言,要帮助会员中的年轻干部谋取政治进步。他还和同乡老板合伙,并通过一些重要岗位上的同乡干部,串通一气骗取大量项目补贴资金。

  一旦形成圈子,便似有了靠山。有的干部受到提拔后,并不认为是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而是感激某个圈子或其中的某个领导。更有甚者,圈子固化为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导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执行中变形走样。

  早在2002年,中纪委、中组部等部门就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不得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校友、战友之间的各种联谊会之类的组织,不得借机编织“关系网”,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更不得有“结盟”“金兰结义”等行为。

  近年来,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多次提及“圈子文化”现象。“圈子文化”如果不及时铲除,必然会对政府形象、干部队伍、干群关系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圈子文化”问题有了较明显好转。根治“圈子文化”,不是要消除正常的人情交往,而是在私人感情和公共权力之间建立隔离带、防火墙。

  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一些地方推行“实名制推荐”。干部是由谁最先推荐的,谁同意任用的,均记录在案并全程公示,做到“谁提名、谁负责”。任用后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问责,防止“带病提拔”,有效阻击和遏制推选干部时“夹带私货”“拉帮结派”等违规违纪行为。

  同时,衡阳等地制定了“八小时以外”监督办法,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从“工作圈”向“社交圈”“生活圈”“家庭圈”拓展和延伸。监督无处不在,“小圈子”自然就难以藏身。

  身为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还要时刻做到严于律己。某市一位处级干部说,他刚刚调任到某要害部门时,不少同乡、同学找他吃饭聚餐,他都婉拒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不近人情,在他看来则是自觉净化圈子、主动规避风险。

  制度的笼子紧了,私人的圈子才能“净了”。风清气正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上下级之间规规矩矩,同乡同学同事之间清清爽爽,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既“亲”又“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