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起,北京市政府采购的会议定点场所不再纳入“五星”级酒店。《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近日有五星级酒店主动放弃星级,或是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摘掉“五星”的帽子。同时,在今年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中,不少酒店都“无星级”。
“高档”虽可贵,“五星”价也高。为留公务客,两者皆可抛?
“五星级”,原本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忽然之间仿佛成了烫手山芋。个别“五星级”酒店急于摘帽脱星,一些酒店放弃申报“五星”,其实并非不求上进,而更像是顺应客户需求的“审时度势”之举。
对五星级酒店而言,假如留不住客户,再高大上的“位份”,又有何用?而一直以来,一些政府部门和机关,一直充当着高档星级酒店的最大金主。对有些酒店来说,搞定了公务客户,就完全没有市场之忧,而公务宴请以往的旺盛需求,更使得一些五星级酒店从来不必为生意发愁。于是,当这些过去的大客户忽然之间对“高档”、“五星级”这类敏感字眼避之不及,政府采购的会议定点场所甚至直接将五星级酒店排除在外时,这些酒店显然要为自己的未来做些筹谋。
由于不再是五星级,并非政府采购的禁止之列,摘星不仅并未影响生意,年底将至,会议预订逐渐增多,老客户还会来。相比头顶“五星”光环却门庭冷落,“摘星”实在是明智之选。
然而,如果一些五星级酒店只需脱下“马甲”,便能轻松绕过政府采购禁令,留住公务大客户,并延续好生意,想法未免天真。因为,根据相关规定,政府采购除了星级上的要求,还有价格标准的要求。如果有人只是摘下了五星的幌子,以此配合政府采购,而一些政府部门又十分乐意地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关,显然是应该受到查处的。
当公务消费仅仅是避开敏感场所,或者转移到更隐蔽的场所,却对价格并不敏感,那么公务采购的禁区或许徒有虚名。正因此,对公务采购的约束,除了设禁区,还应该严格落实那些细化的差旅标准。每人每日住宿费多少、伙食费多少,不同类别的会议都是不同的,这一点,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把握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