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年轻CEO重返校园读书的启示
王 瑜
//www.workercn.cn2017-11-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媒体报道一位23岁拥有两所注册资本上千万元企业的CEO,高中毕业进入商海打拼几年后,选择回炉读书,重新参加高考变身大一新生。这则消息无疑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当下社会价值观虽说多元,却少有人能真正抗拒物质或财富的“魅力”。这位年轻的CEO舍弃“挣大钱”的时间和机会,而选择去大学读书,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报道中可知,他在选择回归学校时,目标明确,侧重学习经济、历史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这说明其对自己大学教育的规划很清晰,读书有很强的计划性甚至战略性,也说明他的选择正是从一线实践中总结而出,因而更能深刻体会到书本的益处,明白哪些才是有用且亟待补充的知识。显然,这样的求知不仅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比较明显。

  而在那些之前没有工作经验,单纯被创业创新浪潮吸引的大学生中,不少人在过于理想主义甚至浪漫主义的助推下选择休学或弃学创业。还有人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创业“有型”。更为极端的想法则是彻底否定大学读书的价值,过分夸大创业或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却忽视大学教育求知的必要价值。显然这是在以偏概全理念下做出的冲动选择。

  相比之下,这种通过工作和实践之后意识到读书和知识的重要乃至校园重要的案例,更具借鉴意义,也有着某种导向价值。其表明,无论工作还是就业,读书和求知在整个环节中都必不可少。不能为了过分强调就业和创业,就抹杀了读书的意义,甚至无视大学教育存在的价值。而年轻CEO回归校园更重要的意义或许还在于,在实践和工作中的一批有志青年,对于传统读书求知价值观的回归。这种价值观也契合了当下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换言之,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还是要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获得。过度推崇比尔·盖茨或扎克伯格休学创办公司的理念可能形成某种误导。毕竟这两位的成功并不具有太多普遍性,并非所有人都能拥有他们那样的机遇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更多人还是需要通过完成基础系统的教育,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就业或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与他人交流和相处,融入集体和团队的“准”社会教育。这个过程中,校园给予的专业和基础性的训练与扶持,对于他们将来就业或创业都将大有裨益。

  年轻CEO选择回归校园恰恰也说明,对于大学生而言,单纯强调就业和创业的数量或者时间,而不注重质量,这样的模式很难持续。因为学习本身具有终身性和阶段性特点,人们需要在工作生活中随时去补充知识,吸收营养;也需要在人成长的初始阶段获得集中的教育提升。而大学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纯粹学习阶段,其设置符合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因此若因为过分强调就业创业而伤害到大学教育或是误导了年轻人的价值观,显然得不偿失。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先不说年轻CEO回归校园是否真的对当下一些被误导的价值观或进入误区的价值观,有警示和纠偏作用。单就这种行为选择本身具有的标志性或符号意义,就给被创业浪潮推动失去方向的年轻人一种清醒的启示:并非只有通过休学创业才是主流方向,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权衡个人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实践经验、教育素养以及战略视野等综合实力,才能决定是否真的适合辞职创业,或者还是需要继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实现梦想。

  马云曾说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这个前提是至少你得拥有能够实现梦想的能力、基础和条件。如若尚未具备,为何不通过大学以及研究生的系统学习求知而获得更好地积累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