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京郊精品酒店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方案》,鼓励利用废弃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老旧设施改造精品酒店,并出台了相应优惠政策,比如在土地收益、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优惠。
事实上,随着各地在腾退后的老旧工业园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老旧仓库和厂房改建成精品酒店者并不鲜见。而在国际上,由工业设施改建的“工业风”酒店也因其特色,一直受到消费者追捧。
毕竟,从硬件条件上来说,老旧工业区内有较为完善的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距离城市中心区不近不远,具有一定的地理条件优势,加之废弃仓库和厂房的空间结构大,很容易被改建成酒店。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实现了城市更新,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废弃工业设施改建成酒店,地面上的建筑容易二次利用,土地则不然。工厂属于工业用地,酒店属于商业用地,现阶段很多地方多采取“试点”等方式,解决用地性质矛盾。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即便酒店占地可以通过“试点”等形式改变,但厂区内其周边土地的性质依然有待转变。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种种客观原因,酒店盖起来了,周围还是工业区的模样,消费者也许不愿光顾。
消费者选择一家酒店,不只是看重酒店本身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也看重酒店周边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从餐饮、购物到交通不一而足,而这恰恰是国内许多“工业风”酒店的短板。
酒店周边要么是废弃工厂,要么被改成办公区或是文创产业聚集区,消费者出门找不到特色的餐饮店,找不到便利店和其它购物场所,甚至于买个感冒药或是充电线都要跑到较远的厂区之外,不便可想而知。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工厂内部原来没有公共交通的,各类线路是绕厂区之外而行。改建之后,如果消费者的出行也要靠双腿才能离开厂区,那酒店地理位置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工业风”酒店来说,“工业风”是其特色,但这一特色的彰显,是在酒店及其周边设施能够提供相应社会生活条件的前提之下。如果消费者感到出行、娱乐、生活的不便,再好的工业特色,也难以吸引到消费者。换言之,“工业风”酒店要想真正吸引消费者,需要适宜的周边配套设施。
但是,酒店的实际经营方,有时并非工业园区的产权方,对于周边配套设施的话语权有限,甚至于工业园区的产权方,对于一些设施的配套,比如交通线路等,也非一家之力就能做到。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参与其中,共同参与由工业设施改造的酒店的周边精细化配套。毕竟,这样的配套设施完善,不仅仅是做活一家酒店,也是做活一个园区,做活一个街区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