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现场·我在我思】致敬远方的“逆行”,更要包容身旁的坚守

陈华
2020-02-19 07:29:0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两户人家共4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这不是在疫情的中心城市武汉,也不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型小区,只是湖北邻近省份的一个中等规模的普通小区。从统计学角度的发病率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数据。

  非常时期有非常举措,小区被全封闭管理在所难免。尽管工作人员提前在微信群里预告,但消息甫出仍引起哗然。有人担心回家路上的人进不了小区,有人担心不能再到楼下遛狗,有人担心消息传出自己会受到歧视……

  更直接的问题是如何买菜。社区与一个超市联系,为小区住户单独设立微信群,设计了微信小程序。群里下单,网上付款,超市派人将物品送至小区门前,物业再派人挨家挨户送菜。

  但抱怨并未终结。有人嫌菜品太少且贵,有人嫌送得晚耽误做饭。住户之间也有一些人渐渐情绪失控,有人在群里抱怨邻居家小孩锻炼的声音太吵,有人抱怨隔壁老人半夜还看电视。

  几天前,微信群里还不是这个样子。“致敬最美‘逆行者’”“为‘战疫’中的90后点赞”之类的消息铺天盖地。有人说“自己感动得想哭”,有人提出“我宅家里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有人高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本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正能量满满,怎么突然之间就一地鸡毛了呢?

  类似的情绪反转并非偶然。人们容易对抽象的、远距离的、与自己利益没有直接关联的事做出相对客观公允的价值判断,但这些事一旦与自己的利益扯上联系,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白衣战士”逆行,冒着生命危险拯救患者,舍小家为大家,只要思维正常的人都会向他们致敬。可如果自己是个医者,或者家人正面临“逆行还是退缩”的选择,我们又会怎么做呢?

  其实,“白衣战士”也有妻儿老小,基层社区工作者也有爱恨情仇,物业公司的小伙子甚至只是90后、00后。疫情面前,他们也有忧虑、担心,也同样面临着生活的不便。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致敬远方的逆行者容易,包容近前的瑕疵却很难。

  小区的一位妈妈几天前在群里说,马上就要开学了,担心孩子班级里会有湖北籍的同学。而现在,因为小区里出现确诊患者,她突然改口,怨恨起那些可能歧视自己孩子的人来。

  作为小区住户,我亲历了小区封闭前后的全过程。无论是社区居委会还是小区物业公司,决策的过程仓促,的确有不少工作尚待完善。不过,我看到更多的是感动。大清早,瑟瑟寒风中,一名90后社区工作人员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在楼下巡查;几名保安临时兼任快递小哥,穿梭在楼栋间送菜;微信群里的超市工作人员,面对“能不能快点”“为什么不多进一些货物”的指责,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遍又一遍地说“对不起”。

  非常时期,确实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但一味指责和谩骂只会激化矛盾,甚至让情绪崩溃。抱怨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吗?为什么不能选择理解和包容呢?

  包容,并不是一味地容忍,而是在辩证地看待人和事的基础上,在“基本正确”的基础上,适当接纳别人的瑕疵和不足。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还涉及赞美的伦理。哲学家马格利特说,记忆涉及伦理问题,即一个人选择记忆什么、忘却什么,不仅仅是记忆力的问题,还涉及“该不该”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知道空洞地致敬远方,却对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近前事物失去理性判断,那么这样的致敬不仅苍白无力,而且缺乏伦理。

  不要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才想起医生,不要一边致敬远方的逆行者、一边抱怨近在咫尺的坚守与付出。远方的致敬可以喊喊口号,近前的包容需要的是行动。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了积极变化。根据国家卫建委的数据,2月17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已有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人物

  • 我是氧气

    春节前,我作为武汉红会医院的精准扶贫干部一直在武汉黄陂区的大屋岗村驻点,那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次疫情的消息和单位的情况。在得知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后,需要人手,我立刻退掉了回甘肃老家的火车票,在1月22日那天赶回单位报到。

  • 天使日记| 嫂子,我们都是你的后援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

  • 用警徽筑起安全防线

    云南省水富市的55岁民警赵志万,今年春节格外忙碌。自己是民警,妻子是疾控中心员工,女儿是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三口在春节期间全上了战“疫”前线,这也是赵志万的第二十次春节值班。其间,老赵每天都要面对数千辆车、上万人,白天劝说旅客配合检查,晚上还要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 《中国医生》热播,这些片中医生就战斗在抗疫一线

    “因为高颜值学霸医生徐晔,看了《中国医生》,然后哗哗哗流眼泪,因为别的医生。”最近,纪录片《中国医生》持续热播网络,引发观众共鸣。人们不仅记住了片中展现的十几位中国医生,共情于他们救死扶伤的点滴细节,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甚至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