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现场·我在我思】真正的精良之作,市场不会不买账

张世光
2020-04-29 07:05:3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最近,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导演吉恩·戴奇去世了,不少人因此第一次看到了伴随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孩子长大的动画片的主创者到底是谁。虽然可能对吉恩·戴奇这个名字不熟悉,但对那只猫、那只老鼠的记忆,应该是很多人童年时光中最欢乐的元素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陪伴每一个人走过童年的动画片挺多,但能够跨越代沟给不同年龄段孩子都带来美好回忆的动画片并不多,《猫和老鼠》应该算一个。

  今天想来,其制作之精良让人叹服。比如,有一集描述的情景是猫在弹琴,老鼠在钢琴上捣乱。背景音乐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这首作品音符复杂、节奏多样、情绪起伏也比较大。但是,动画中猫的弹奏和乐谱是完全一样的,所有猫鼠大战的环节也都是和音乐的情绪吻合的。

  不仅仅是李斯特的作品,包括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大量古典音乐都是在猫和老鼠的奔跑、打闹中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田的。这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据介绍,限于早期的制作条件和成本,个别集数是150个人耗费18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

  实际上,我们也具备生产精良动画片的能力和水平。回想曾经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等一系列作品,都在不同时期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不缺少优质的IP来为动画事业助力。比如,花木兰、熊猫等,就连外国动画制作公司也想拍摄。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有耐心去把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打造成精品动画片。

  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相关负责人,曾在一篇谈及中国动画作品的文章中坦言,“数量上去了,高质量的作品却不多,中国动漫需要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时下,不仅是精品不多令人着急,一些动画作品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让人担忧。

  比如,有的作品让孩子学会了用平底锅砸人,有的作品教孩子把破坏森林当做乐趣,还有的动辄弄出七八个主角然后快速推出各种线下衍生品,吸引孩子购买,这让掌握着电视、手机开关大权的家长们避之不及。

  真正的精品之作,市场是不会不买账的。

  还记得去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吗?这部60多家制作团队(工作室)、1600余人、历时5年完成的经典之作,上映不到一个半小时票房就超过1亿元,截至下线,总票房收入超过40亿元。

  这样的成绩,并非没有根源可溯。近年来,动漫消费在我国逐渐上涨,有第三方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动漫行业总产值规模达1941亿元,在线动画用户规模达3亿人。

  这些动漫的拥趸中不仅有小孩子,更有“大孩子”。他们或是在追寻童年的记忆,或是在品味新的潮流。

  动画作品,在简单易懂的画面和语言的呈现中,在黑白分明的好人与坏蛋区分中,在尖锐无比的正义与邪恶较量中,在永恒不灭的爱与善良的交织中,不仅让人们拥有了快乐的满足和幻想的变现,更让人们找到了一份纯洁心灵的寄托。

  所以,与其说人们是在怀念一位动画片导演,不如说是在表达对精品动画片的致敬和渴望。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