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地方形象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韩韫超
//www.workercn.cn2016-06-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地方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除了要精心打造“旅游牌”之外,更需要公平正义的环境、企业合法经营、安全生产以及居民生活舒适等硬杠杠;不仅需要在突发事件面前,拥有良好的危机公关和舆情应对能力,更需要平日里对民生权益悉心呵护,对大小民生事宜逐一落实。

  据6月6日《新京报》报道,近日,山西卫视一档名为《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旅游推介竞演节目开播。这是一档汇集了山西11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或副市长的“真人秀”节目。参加节目的官员要为自己的城市做推介演讲,还要正面PK,最终获胜城市将获得2016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办权。

  亲自出马为当地旅游作“代言人”,市委书记和市长们也是“蛮拼的”。这一展示地方旅游文化的节目在某些媒体的解读中,被寄予了扭转山西形象的期望——尝试以节目为突破口,借力旅游发展,撕去“塌方式腐败”和经济“断崖式下滑”的标签。

  时下,不少地方越来越意识到当地形象的重要性。为提升地方形象,或者改变公众认知、打捞地方声誉,很多地方都下足了功夫。有的地方借当地重大改革举措、先进人物的新闻报道,凝聚当地民心,提升当地知名度。有的地方制作精美的形象宣传片,请明星做地方形象代言人,创作推介地方形象的歌曲、戏剧等文艺作品。这些常规套路,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做得顺风顺水,在改善、提升地方形象上,也显示出了各自的成效。

  最考验人的是遭遇突发事件后各地的反应,是应对有序,还是方寸大乱,往往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整体形象。面对突发事件,或是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或是火灾、爆炸、翻船、矿难等安全生产事故,或是“天价鱼虾”、“黑导游”坑游客之类的负面新闻,有的地方职能部门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协调相关力量处置突发事件,及时公开权威信息回应公众质疑,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意识及经验,应急处置不力,信息公开不到位,往往引发种种质疑,最终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不及格”印象。

  在媒体形态多元、公众权利意识增强的当下,地方形象容易成为“易碎品”,破坏容易重建难。换句话说,一个地方被贴上某一标签容易,而去掉这一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却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成倍努力。

  说到底,地方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当地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敬畏法制和规则,尊重和保护企业和公民的权益,注重自身公共管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意识的加强;从大企业到小商贩,都能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每一位公民都能遵守公序良俗,拥有最起码的文明素养。

  地方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除了要精心打造“旅游牌”之外,更需要公平正义的环境、企业合法经营、安全生产以及居民生活舒适等硬杠杠;不仅需要在突发事件面前,拥有良好的危机公关和舆情应对能力,更需要平日里对民生权益悉心呵护,对大小民生事宜逐一落实。

  如何塑造和维护好地方形象,这门“必修课”对于很多地方来说,难度不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