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陕西西安工作的小魏准备捐献自己的骨髓,谁知血站和骨髓库均表示今年采集骨髓的任务已经完成,要捐献只能等到明年3月,小魏不明白:“怎么捐献骨髓还有任务?”(见11月17日《华商报》)
小魏的遭遇让爱心很受伤,捐骨髓还受到任务的限制,要想就地做志愿者得等到明年。殊不知,每少一个志愿者,正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的患者,就少了一丝配型成功、远离病魔的机会;殊不知,一个公民能够鼓起勇气欲加入到捐髓志愿者队伍中来,需要多长时间爱心的酝酿。一个志愿者遭拒,背后可能有一批潜在的志愿者会心寒,消耗掉多次爱心宣传的力量。
据最近资料显示,中国骨髓库目前有登记志愿者约170万,占到全球骨髓库志愿者总数的8%,这个数据与我国人口基数远不相称。在美国,骨髓库登记志愿者已超过800万。志愿者基数少,意味着我们患者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其它国家的几分之一。尽管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近几年志愿者人数快速增长,但相较而言,骨髓捐赠管理滞后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小魏的遭遇便是个标本。由于地方血站与骨髓库对志愿者捐髓采血检测受限于经费投入,等米下锅就成了一种无奈。类似情况在各地正成为常态,以至于捐髓只能集中在每年的3月~10月。半年忙碌半年闲,说明骨髓库建设的投入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让爱心等待的公益,其成色无疑大打折扣,也暴露出了机械的管理机制。如小魏在陕西捐髓未果,不得不舍近求远,选择向河南骨髓库捐赠。区域指标化弱化了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违背了资金使用以公益为核心的原则。
公益岂能让爱心等待,逼着爱心去削足适履?骨髓捐赠固然需要投入,但应尽量避免投入成为爱心的瓶颈。一方面,鼓励慈善机构设立专项基金,用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同时,财政投入也应按实际捐赠人数、按标准落实补贴,纳入预算并完善决算调整办法。另一方面,骨髓捐赠应实现全国一盘棋,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打破区域限制,按工作实际发生量支付费用,避免指标化形成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