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于近日启动,本报评论员随队出发,深入沿线11个省市进行报道评论。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开通栏目“评论君的‘长江号’”的同时,从今天起,本版开设“现场评论·我在长江”栏目,与大家一起踏访长江、寻路未来。
——编 者
伴着潺潺江水,在云南丽江石鼓镇的林荫道上行走,看到一位戴草帽的老人在慢慢踱步,身后还跟着一条小狗。打了个招呼,攀谈起来,才知道他是当地一位退休教师,平时最喜欢来这江边的林中散步。
老人今年84岁,叫赵碧,碧绿的“碧”、澄碧的“碧”,与江边柳林的林水一色遥相呼应。这里有老人的儿时记忆,也有老人的晚年寄托。从青少年时开始,长辈就带着他们来江边种树,挖土、培土的情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一拨又一拨年轻人成长起来,都来这江边种树,种出了一行行柳荫,也种下了一代代的青春记忆。
“以前这里是什么样?”“现在这里好啊,读报看书……”问的,是我们的关切;答的,是老人的陶醉。对于老人而言,自己和后辈们在家乡江边种下的柳树林,除了防汛防风防沙护田等功能外,最好的感觉,或许还是可以徜徉其中、沉浸其中。老人上年纪了,耳朵有点背,可能并没有听清我们问的是什么,但满心里却都是当下的美好。
一旁的和泽周老人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77岁高龄,但是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谈起种树的那些年、那些事,和泽周说,纳西族人喜欢树,离不开树。可是,种树不易,能活下来更难。遇到长江泛滥、洪水肆虐,种好的树苗也会连根冲走,现在想来都会感到心疼。不过,也没有其他选择,种了冲、冲了种,人顽强、树争气,沙地被渐渐固住,大水猛袭时村落农田也有了缓冲区。如今的杨柳青绿、水天一色、金沙江美,就是对付出最好的回报。
“种树成林,要靠大家的力量,光靠自己是做不到的。”说到种树,和泽周老人反复提起这句话。如今,种树的担子传到了石鼓镇林工站站长和朝明的肩上,他更是见证了这些年柳林的变化。让人高兴的,不只是柳树越种越多了,种柳树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干部、群众、学生、志愿者……都参与进来,拿起铲子锄头,把绿色记忆和守护行动灌注于一株株小树苗,每个人就都成了呵护长江堤岸的贡献者。正是众人的力量,才有了百里柳林,保护了沿线1500多亩的良田。看着绿柳繁茂,高树夹杂矮枝,宛如时间的印记,着实令人感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石鼓纳西族人就和种柳有了一个约定。几十年来,几代村民,一条江边,数段柳林,留下了他们的努力与汗水。老人们说,种柳树要先扎根、后发芽,这样才算是牢牢扎住了。那些种下后就发芽,而根还没有扎住的树,都是“假活”,长久不了。的确,无论是种树护田还是沿线发展,一味从江里过度获取,只看好经济增长的“芽”,却忽视生态环境的“根”,往往会适得其反。柳树的扎根生长,也像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根须深深地向下扎在祖国大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芽才能向上不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