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云云走过在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间摇摆的成长之路后,妈妈谢君来到湖南娄底一所村办小学,与22个农村孩子走过了三年多的时光。她好像在重复着对云云的教育理念,但好像又不同——
采访归来,我无法忘记那个像孤独的小狼一样在学校逡巡、从来不进教室的四年级孩子,他叫什么来着?《让孩子慢慢长大》(见12月23日《工人日报》)发表之后,我才猛然想起居然没有写他一笔。
他是个留守儿童,而且更缺少呵护——他的父母都因违法进了牢房,年迈的爷爷照管他,力不从心。他调皮捣蛋到几乎没有一节课不被轰出教室,以至于后来他干脆天天来上学,却从来不去教室上课。
那天,第二节课还在上着,他一个人在操场里转悠,手里拿一根树枝,东劈一下,西劈一下……下课铃响起,他才快乐地冲进孩子群里嬉闹。后来的一节课,他坐在谢君老师授课的教室门外发呆,我试着去跟他交谈。他有打算去谢老师的班上课,谢老师允许他到班里随时进出,即使是去“游览一圈”就走。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这匹孤独的“小狼”。谢君说,孩子身上的许多东西,正是成人丢失了的品质。我幡然醒悟,孩子希望被爱,而爱作为一种能力,却在成人身上“丢失”。
两下娄底,将近两个月时间,我一直试图寻找谢君对待女儿以及像对待女儿一样呵护22个乡村小孩子的故事,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价值导向。最终,我和我的同事认为,是爱——如果我们承认教育是有目的的,那么,教育同时必须是有爱的,让孩子沐浴着爱去学习、生活和长大。
在我采访的主人公谢君老师的叙说中,让人感动地相信,爱不仅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内容本身。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爱对于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其实并无二致。在农村,贫瘠的教育资源使得孩子在家和在学校,都失去爱的教育;在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孩子背负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巨大压力,背负着各种不能承受的“爱”。
“我们应该重新定义爱,重新定义教育。”谢君的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正在进行的“课改”,在尝试一种可能性——孩子的前程可能千差万别,但在起跑线上,不要设定“输赢”。
所以,她带的班居然取消了两年考试,他们中有任何人感觉上课无聊,就可以跑出去玩一会儿——我观摩了他们的书法课,孩子们各自对着自己喜欢的字帖,写自己爱写的字,写篆、写隶、写颜楷、写欧楷,有的干脆一直画长长的横和竖……
没有要求他们将来一定要写成书法家,也没有告诉他们“字是敲门砖”的道理。写完字,孩子们将笔洗得干干净净,争相去倒掉脏水,收拾干净桌子。这些孩子身上,没有了农村孩子那种怯懦、畏缩,以至于我们一走进教室,他们纷纷尝试要将我们抱起来。我愿意相信,没有太多“目的预设”的学习让孩子改变了气质,获得了包括学习、生活在内的自信和快乐。
良好的教育包含着对各种可能的尊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予阳光、水分、土壤,静待种子的发芽、鲜花的盛开。当然,包括等待——等待“小狼”心甘情愿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