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被儿子给“开除”了,原因是他的两篇作文在我的指导下一篇被要求“重写”,另一篇得了“等外”,所以,这一次的新作文他坚决不让我指导了。
看了老师的评语后我明白了,问题不在于写得好不好,而是文章里根本就没有孩子的话——童言童语、童真童趣,反而到处是大人的意图和逻辑,大人的语言和腔调。
老师布置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独立说话的能力,在说话、修改、再尝试的过程中锻炼表达和写作能力。但长久以来,像我一样的很多家长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自己说话以及说自己的话的权利,理由也很名正言顺:为了体面,为了好成绩。
我们似乎没有想过,大人的语言表达是否可以与孩子们的逻辑直接对接,也没有考虑过孩子们的“无厘头”话语是否有他们的思想存在,以及如何引导、等待他们的童真与生活融合,与社会接轨。作为家长,我们总是乐见于听话孩子的存在,也习惯了这种亲子之间从上到下没有反馈的、单向度的传播。
等到孩子上学了,我们给了他们说话的权利,但说什么,他们不能决定,尤其是最需要说话的作文,要符合采分点的要求。所以我们看到,比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这些经典文学养料更受欢迎的是“高分素材”这种考试干货;比奇思妙想、发散思维这些个性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得分攻略”这种普适性“正确道路”。于是,孩子们就这样丧失了一次又一次自己说话、说自己话的机会,也丧失了一次又一次修正、调整、再实践的机会。
然而,当孩子们开始读大学,脱离了升学的压力、家长的管束,到了该放飞思想、开拓创新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孩子们不会说话了——幼稚、不靠谱、无逻辑,缺少必要的沟通能力。比如,一名大学生写一场被大雨冲淡的读者见面会,一面写着现场人数寥寥,一面又写着门庭若市、现场火爆。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写的时候,他告诉我:这种活动不都应该是热火朝天的吗?这有点儿可悲,没有了“采分点”的模板,他们反而无所适从了。
他们不是不想飞,而是长时间被禁锢了翅膀。所以,最近有新闻说清华大学要开设一门叫做《写作与沟通》的课程时,我很替清华的学生们高兴。课程目标很明确:提升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或许很多人质疑说,怎么把人人都应该有的基本能力开成一门课程?实际上,这并非是在教大学生们新的技能,而是在补欠账。要知道,人类语言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试错、反思、总结才逐渐成熟的。现在孩子们的语言系统缺少了多个自我尝试的环节,而是被揠苗助长直接拖进了“成熟”状态,这就难免会出现错漏。
清华能够直面现实,帮助孩子们补上这一课是好事。但实际上,这一课,我们在家里也可以上——不用等到大学,也不应该等到上大学。
直面问题、实事求是、不讳疾忌医,这其实也是清华大学给我们上的另一课——这,也是我们可以在家里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