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道分水岭,因为种种不确定性,有人可能对未来怀有悲观的预期。但是,各地正在恢复的烟火气却不断提振着信心:令人期待的场景一定会让人欢欣鼓舞。比如,四川成都允许老百姓摆地摊!
对,就是“摆!地!摊!”
此消息一出,旋即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像我这样的60后,尤其能深切感受到其升腾的温度,愿意跟随众多网友献上各种由衷的褒扬:“灵活包容”“一股清流”“有人情味”……
地摊,这个颇有年代感的词儿,真能让我脑海中“百花齐放”:1980年代那种热情奔放,1990年代那种敢试敢闯……种种场景,还会让我想起从上世纪80年代走过的许多成功人士,不少就是“练摊”出来的。练摊,就是那个年代的“双创”。
据报道,截至5月8日,成都一共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1595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8260个,流动商贩经营点16384个,增加就业岗位8万个,带动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实现98%的复工率。
“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下来。”这是中央的号召。“六稳”和“六保”,稳就业为先,保民生为首。成都让地摊复活,仅增加的8万个就业岗位,就是8万个家庭的生存与生活保障。这是无论怎样评估都值得称道的善政善治。
如何在防控疫情与恢复城市烟火气中探求两全之道,各地都在想办法。一些地方为餐饮企业提供优惠帮扶政策,一些地方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一些地方发放各种消费券。复工复产,更需要复市,市场有了人气,“存量”激活了,“增量”自然会到来。
烟火气就是市场活力,市场是最好的复工令。
国计民生,民生为本。地方治理者只有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才能让惠企惠民政策更接地气,进而转化为更热闹、持久的烟火气。成都开放“临时占道经营”的举措之所以引来交口称赞,恰恰是因为接上了地气。
地摊是个双语词,是历史悠久的商品交易方式。“看那集上,人烟稠密,店面虽不多,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人刘鹗《老残游记》描述的这番场景,是不是颇有一种“穿越”而来的温情?
从“城管来了,地摊没了”到时下成都地摊“复活”,赋利于民,何尝不是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升级?媒体注意到,成都并没有因为“临时允许占道经营”而使城市失去秩序,也没有再现“马路摊担”的脏乱,这彰显了精细化治理的能力,也在特殊时期更好地疏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商贩有了活路,居民享受了便利,城市也有了休养生息的空间。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经济社会发展亦然。
地摊的消失和复活,某种角度上说明,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更加尊重发展规律和常识。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弘扬这个称谓所蕴含的民生意义与优良底蕴,需要大智慧。成都能连续10年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排位第一,或有这方面值得深究的缘由?各种对标对表之余,各地官员是不是也应该抽空去成都瞧一下?
完善市场体制改革,需要魄力与勇气,也需要平民情怀。既要有高屋建瓴,也要食人间烟火,一如有关媒体所云——成都的做法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和改革的本来模样:烟火气本不该成为稀缺资源,混杂的市井气本不该被泯灭,政策制定本不该一刀切。
中央刚刚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如何进一步保持与人民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