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营业厅办理家庭宽带,300兆带宽网络每年只需1000多元;但在写字楼网络中心只能办理企业专线,10兆带宽每年就要1万多元。据7月6日新华社报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但部分工业园区、商业楼宇的宽带“终端价格”实际并未下降,物业、代理商成了提速降费的“肠梗阻”。
一个工业园区或者一栋写字楼里,入驻企业很多,但物业公司一般只有一家,如此,物业的权利无疑会比较大,如果其与某一商家形成了垄断式合作,致使其他运营商无法进入,那么入驻企业只能成为待宰羔羊。这意味着国家提速降费的红利并没有惠及部分企业,而是被物业、商家等蚕食了。这不仅增加了入驻企业的成本,还可能影响宽带市场多元竞争的健康发展局面。
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推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等角度来说,必须铲除宽带非法垄断现象。事实上,工信部在2018年底已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专项整治工作,随后各地电信等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在有些地方仍未根治。顽疾难治的原因有三:建设初期已经签订了排他协议;物业巧立名目两头收费;验收及后续环节监管不到位。对这些问题,显然要“对症下药”。比如,针对物业巧立名目乱收费,有关部门应依据价格法、物业管理法规等进行查处;对监管缺失,有关部门应该及时补上短板,依法积极履行职责。
治理宽带垄断,北京的经验或可借鉴。一方面,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商务楼宇宽带接入的通知》及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市关于规范商业、办公类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意见》,针对性很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主动收集违规线索,主动约谈、主动查处等作为,都收到了显著效果。
公平、多元的竞争,才是市场该有的模样。尽快铲除宽带垄断行为,让提速降费红利释放到每一个角落,是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