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高峰中和清晨的困意缠斗,在晚高峰里被一天的疲惫拖进梦乡,这段“职”与“住”的距离,对大城市的很多上班族来说,仿佛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耗时监测报告》显示,36个全国重点城市中,有超过1000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其中,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达到11.1公里,通勤耗时47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耗时超过45分钟的城市。
很快,“超千万人正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的话题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戳中众多网友的“痛点”——“到单位已耗尽我所有力气”“清晨五点,我已在上班路上”……
作为新晋北京“五环外”人群,每天身处“进城”大军的“潮汐”之中,对于通勤之苦,我亦深有体会——从南五环的家到北二环的单位,这段42公里的距离,相当于一个“全马”(42.195公里),要经过三次换乘、在四条地铁线上辗转,单程通勤时长1.5小时,用“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来形容也并不夸张。
面对超长通勤时间,小伙伴们用“习惯了就好”“就当锻炼身体了”等乐观精神练就了一些通勤技能,比如,站着就能睡觉,在狭窄的空间看书追剧。然而,在地铁里“挤进挤出”的时候,我也常常忍不住憧憬,通勤效率能不能再高一些?通勤体验能不能更舒适一些?
正如上述报告所说,通勤问题正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公共交通整体供给能力和水平——像我一样的上班族对城市管理者眼含期待。
眼下,“多中心结构”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趋势。但一些大城市多中心结构并不均衡,外围片区中心的功能仍然较为单一,“职住分离”依然明显。在一线城市中,“职住分离度”最低的深圳属于舒展紧凑的“多中心结构”,存在若干专业化的、具有不同产业功能导向的服务中心。这也是深圳通勤效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开车堵、公交慢、地铁挤——提升公共交通整体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升上班族通勤的幸福感,需要不断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案。
有报道显示,今年北京市百项疏堵工程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其中20项市级疏堵项目已完成16项,在经历了增设主路出口、隔离带打通、局部加宽改造等“手术”之后,不少路段的拥堵状况得到缓解。
此前,上海凭借“智慧治堵”成功跌出“十大堵城”,把信号灯一秒一秒地调整,交通部门一个一个路口实地调查、改进,不只考虑一个路口的情况,而是优化整个区域的平均车速,这些都是可以复制和借鉴的经验。
除此之外,可以努力的方向还有很多,比如,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内城轨道交通密度和通达性;基于城市功能合理分布的角度考虑路网形态的改变,通过增建支线、放射线等方式,增强内城地铁各线路之间的联结度,提升快速消化郊区进城流量的能力;打通公交专用道,开通更多的微循环线路,“上新”更多定制上车点,等等。
当然,有些改变正在发生。夏季时,一些城市将地铁线车厢分成了“强冷”与“弱冷”;冬季的地铁座椅和把手,自带加温功能……这些小细节都让上班族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善意。
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快一分钟有快一分钟的进步,少一次换乘有少一次换乘的欢喜。让更多人时常感受到这些“小确幸”,提升城市的“治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