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现场·我在我思

【现场·我在我思】共读一本书,让知识流动让资源循环

子谕
2020-11-18 08:18:11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我国大中小院校教材浪费现象严重。数据显示,近5年全国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200亿元。若能循环使用一年,节约费用可援建约4万所希望小学。有专家提议,应该大力推广二手教材循环使用,但引发了较大争议。

  有人认为,使用二手教材不卫生,而且会影响学习效率;有人觉得,使用循环教材会触动教材编著、出版、印刷各个环节的利益,推行很难;有人觉得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二手教材循环使用是大趋势。

  “卖了一麻袋的书,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定价1000多元的书10多元就卖给了废品站”……印象中,社会各界呼吁建立健全二手教材流通机制已有数年,但看到媒体的相关报道,巨大的浪费数字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的二手教材被闲置,高中、大学阶段的教材浪费现象其实更为严重。因为,大学期间往往课程灵活,老师很可能不会完全照本宣科,教材使用频率也较低,很多学生的课本甚至只写了个名字,一学期下来书还跟新的一样。而被卖给废品收购站的旧书里,一些笔记少品相好、还能继续使用的教材经过简单处理后,都送到了校内外的二手书店继续销售。

  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校内的跳蚤市场也是不少同学购买二手教材的重要途径。原因不外乎便宜二字——与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教材、辅导用书相比,二手教材价格只有新书的零头。

  目前来说,教材循环不仅未真正在大范围实现,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二手书店的教材来源多为废品收购站,旧教材与其他废品在一起,卫生问题堪忧,容易成为细菌、病毒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缺乏二手书交易流通的平台,来高效匹配供需双方。与二手物品交易不同,旧教材属于出版物,其流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新闻中提及的旧书体量,对综合性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来说恐怕难以应付并提供专业服务,这就需要专门的平台或系统来实现和操作。

  更重要的是,有关政策法规的硬性要求对二手书流通形成了一定影响。比如,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通过互联网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个人,必须从依法取得出版物批发、零售资质的出版发行单位进货等。这就要求二手书流通必须在买卖两端实现合规——而问题恰恰在于,很多二手书都是个人对个人买卖,且多为瞬时的、灵活的行为,不是固定经营主体,先取得相关资质再买卖,不太现实。

  时下,全社会都在厉行节约,防止浪费,使用二手教材,也是要充分物尽其用,让更多人有更畅通的渠道去践行节约资源的理念。节约粮食、节约纸张之外,主动使用二手教材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日常甚至时尚。

  当然,让二手教材市场活跃起来,要转变观念,打通产业链梗阻,降低供需成本,同时倒逼相关制度与时俱进。既然目前已经有相关部门在推动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科免费教材循环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那么不妨再进一步,让二手教材循环使用的覆盖面逐渐扩大。这对于循环经济,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于环境,对于未来,都很有意义。

  推进教材循环使用,从共同阅读一本书做起。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