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正式实施。该条例将禁烟场所从部分室内场所扩大到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违者将处罚款。(见6月1日《新京报》)
控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公共场所特别是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危害与控烟的紧迫性无需赘言。在世界无烟日之际,北京市“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即将生效,“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表明了相关部门积极控烟的姿态与决心。但是,室内公共场所众多,监督力量有限。公共场所控烟不是执法部门的战斗,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控烟氛围,形成控烟合力。部分城市出台的地方控烟法规执行不理想也佐证了这一点。
从保护公众健康与公共环境的角度考虑,国家严禁发布烟草广告,开展了不少控烟宣传。全国多数省市积极响应控烟,这些都为控烟创造了舆论氛围,但是由于相关规定本身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够,对烟草广告、公共场所吸烟现象,除了劝阻以外,并没有多大的强制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台控烟法规,除了明确处罚细则以外,提高控烟执行力更重要。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早已生效,我国承诺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是从各地控烟现实来看,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看来,这除了立法缺位、执法不给力以外,也与烟草消费大环境有关。烟草消费是不少地方重要的税收来源。有的地方出于狭隘的创收思维,一面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一面默许烟草广告。有的烟草企业还以助学为名用希望工程打烟草广告。烟草经济的尾大不掉客观上消解了一部分控烟的效力。
不过,经济利益再重要,也不能以牺牲民众健康与环境卫生为代价。控烟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营造控烟氛围,构建健康的烟草文化十分必要。在这方面,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应该率先控烟,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不递烟、不吸烟,积极引导社会潮流。
首都出台“史上最严控烟条例”,传递出一种控烟导向。但是,要真正实现控烟目标,还公共场所一片纯净天空,不在于怎么规定,而在于怎么做。比如,政府逐步摆脱对烟草财政的依赖,将为控烟提供动力支持。比如,加强财政预算约束,管住公款买烟。再比如,提高执行力,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果政府勇于责任担当,要求公务员带头不吸烟,全社会共同营造控烟氛围,构建健康的烟草文化,控烟愿景或将可以实现。
李建华:烟草行业的经济功能应逐渐被淡化 2012-06-08 |
则 仁:厉行控烟,公务人员当率先垂范 2013-05-31 |
法制日报:控烟法令有必要升级为国家版 2014-01-16 |
谭 敏:最严禁烟令,不能成过眼云烟 2014-11-26 |
郝 洪:为较真“谁有权执法”点赞 2015-03-13 |
中国青年报: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 2015-04-14 |
朱芸锋:“控烟手势”会遏制烟民吸烟的冲动吗 2015-04-14 |
关东客:“控烟手势”别沦为“呵呵”的无奈 2015-04-16 |
“控烟手势”如何避免“中看不中用” 2015-05-13 |
刘国强:控烟要打破体制性障碍 2015-05-22 |